一、涛声响起来,我们一起听涛去
东湖的波涛没有江河一样的汹涌澎湃,大多时候是微波起伏,恬静温柔。当年中国地质大学的莘莘学子如果不是翻越南望山,是很难听到山北的涛声的。
1993年11月11日,一个细雨蒙蒙的冬日,在地大51栋401宿舍,由地质系1992级学生邓向阳发起,十几位心存共同文字梦想的青年响应,听涛文学社应运而生。从此地大有了第一个由学生自发组织的文学社团,南望山下的涛声开始响起,也就有了喜欢她的听涛人。
1994年暮春时节,听涛文学社开始面向全校招员,我有幸进入听涛文学社,成为听涛这个大家族的一员。在听涛文学社有限的三年中,我见证了听涛辉煌,也见证了它每走一步的艰辛。而我本人也从普通的社员成长为文学社的社长,听涛也给予了我很多很多,让我拥有了听涛大家庭这么多志趣相投的兄弟姐妹,给了我一个展示自己有限才华的机会。
二、一群凡人的不凡之举
听涛人,虽然没有属于自己的活动场所,但听涛却是一个有着强大凝聚力的团队,这里不是文人清谈的园地,她有属于听涛人自己的生活,因为共同的爱好,我们走在了一起,许多人可以为听涛的生存发展,竭尽全力。很大程度上讲,我和大多数听涛人一样,把文学社当成自己的家,同为地大学子,我们是一个没有编制的班级,社员们之间如同班级同学,如同没有血缘的兄弟姐妹。
经费问题一直困扰着听涛的发展,一个文学社能否生存下去,关键要出刊物。在首任社长邓向阳主持期间,经费的来源主要是靠出售期刊和批发些文具用品卖出来筹集,但毕竟难以为继。刊物印刷质量的升级,带来的成本压力让邓向阳陷入困境。1995年,听涛挂靠于校团委名下,拿到了《听涛》第七期的出刊费用。
1995年秋季,我担任社长期间,始终不甘寂寞的听涛,增设副刊《浪花》,不能引吭高歌,也要幽曲低吟。副刊《浪花》在学子共同努力中诞生,一张A3纸上正反印刷的小报,让南望山的涛声延绵不断地回响在地大校园。1995年秋冬季,我们共出副刊《浪花》两期,让广大新社员的文章有了内部公开发表的机会。
1996年5月,《听涛》第八期出刊面临经费不足的问题,窘境之下,广大听涛社员齐心协力,十元八元集资,但仍然是入不敷出。无奈之下,我向长期帮扶我完成学业的堂兄求援,堂兄有感于我的执着,决定出手相帮,于是《听涛》得以延续。
之后的葛振宇、罗超仍然采取社长出大头、社员骨干集资的方式办刊,期间包括我在内的老社员已经走向工作岗位,50-100元不等给予相助,《听涛》在艰难地支撑,一直坚持到2000年秋季。
三、弘扬校园文化,激起地大文学浪花
1995年四月,由听涛文 学社发起,武汉纺织工学院经纬文学社、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新城笔会、中南民族学院玫瑰园诗社响应,听涛文学社成功举办了武汉高校“青春杯”有奖征文大赛。这是听涛人第一次举办校际间的征文活动。
听涛文学社走出了地大校园,在武汉高校文学社团中产生了不错的反响,也让地大校园文化在江城声名远播。
除了办刊,听涛文学社多次举办文学讲座,旨在提高广大文学爱好者写作技能和文学修养。听涛文学社曾多次邀请校内一些有着深厚文字功底的老师举办讲座。文学协会的王思源老师、人文与经济管理学院的罗辉老师都多次讲授古代文学、诗歌创作等文学知识。
1996年4月,由时任副社长的姚惠明同学牵线搭桥,听涛文学社邀请著名作家池莉到学校讲学。池莉老师对听涛文学社的办刊和文学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并为听涛文学社题词“致听涛文学社:让20世纪的文学之风吹拂你们的精神”。通过这次活动,听涛文学社在地大校园文化中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听涛在短暂而不平凡的七年岁月中,共出版期刊《听涛》10期,副刊《浪花》2期。为听涛人和地大广大文学爱好者留下了一笔无形的财富,也为弘扬地大校园文化做出了贡献。
当年听涛文学社的经历已经成为一段永恒、难忘、无法割舍的回忆,也是属于那个年代青年的特有印记,铭刻在听涛短暂而美好的时光中,铭刻在每一位听涛人的心中。
池莉签名售书
听涛文学社成员与池莉女士在一起
大学时代的刘宝焱
作者简介:刘宝焱,山西盂县人,1993年9月入读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勘察与建筑工程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1995年9月至1996年7月,任校听涛文学社社长。现供职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编辑肖潇 特约编辑徐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