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地大人讲故事⑱丨科研启蒙

林彦蒿

发表时间:2021-03-02作者:网站编辑:路明来源:地大新闻网点击:

  2009年5月28日,一次简短的电话,开启了我的科研之路。


  “喂,您好,请问您是哪位?”


  “曾老师,您好!我是地质学理科基地班大二的学生林彦蒿,最近正在上您的《构造地质学》课。我对您课上讲的‘石香肠构造及其应用’很感兴趣,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可以跟您见面讨论一下吗?”


  “好的,明天下午2点,你可以来我家找我,我家地址是南望山庄x栋x室。到了按门铃就好……”


  这是我第一次跟曾佐勋老师通电话,现在回想起那通电话,自己都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但是,正是这一次看似简短的电话,开启了我的科研之路,并让我至今受益。


  第二天,怀着忐忑的心情,我如期见到了曾老师。曾老师非常平易近人,先是问了我对‘石香肠构造’的理解和想法。接着鼓励道:“不错,作为一位大二的学生,第一次接触构造地质学就有自己的想法,这是很了不起的。”紧接着,曾老师打开他电脑上已经准备好的铁山石香肠研究资料,很耐心地带着我一边浏览标本照片,一边讲解着不同类型的石香肠构造标本图片及出处。那会我才意识到,原来看似简单的地质构造现象竟然有如此多的奥妙和未被解决的科研问题。也许,那算是我第一次真正地接触科研。在离开之前,曾老师把那个文件夹中的中文参考文献和相关的样品标本照片都拷贝给我,并说:“看完这些资料,如果还感兴趣的话,随时可以过来找我。”那次谈话至今让我印象深刻,正是曾老师的鼓励使我坚定了最初的想法和方向,即使在接下来文献阅读过程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我从未曾放弃。


  2009年的暑假,我参加了北京周口店野外实习。扎实的野外实习,让我对文献中的地质构造现象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实习结束后的2009年10月19日,我抓紧跟曾老师进行第二次当面讨论。在这次讨论中,我阐述了对所读文献的理解,也提到在阅读文献过程中所遇到的不理解的问题和专业术语。“没有想到,你坚持下来了,并通过读文献有了新的想法。”曾老师不经意地说。曾老师详细地解答了我的问题,并帮我进一步分析了想法的可行性和在地质中的应用。随后,他拷贝了一些相关的英文参考文献给我。当时,我并没有完全领悟到老师在对我进行循序渐进的科研引导。那一次的讨论,曾老师的肯定和鼓励让我信心倍增。之后就是阅读英文文献,对第一次阅读英文文献的我,是非常吃力的,基本上,一个礼拜才能读完一篇文章,而且还不能完全理解。在那个阶段,我每读一篇英文文章,都会把不懂的问题梳理好,通过邮件发给曾老师。曾老师基本都是当天回复。就这样,不知道发了多少封邮件,问了多少问题。终于,在两个多月之后,第一篇中文手稿完成了,我兴奋地发给曾老师。几天之后,收到了曾老师的回复邮件。打开手稿,基本都被改动了。说实话,当时看到被改过的手稿,也怀疑过自己是否适合做科研。尽管如此,曾老师依然在邮件中写道:“很不错,意见见附件,请认真修改。”其实,当时自己心里很感激,感激老师对自己的信任,也感激老师对自己付出的时间。就这样,不知道反反复复改了多少遍。终于,在2010年4月16日,我完成了人生第一次论文投稿。三个月之后,我们收到了正面的修改意见。同年,文章被顺利发表在国家核心期刊《高校地质学报》。


  回忆起从第一次找到曾老师面谈石香肠构造,到文章最终被接收发表,我已记不清曾老师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去指导我一个完全没有科研经历的本科生写文章。我相信,在地大有和我一样经历的学生不在少数。正是地大老师对科研的执着、热情、对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使无数地大学生受益匪浅。在我之后的学习过程中,张泽明老师、陈能松老师、吴元保老师等都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和教导,相信将来的母校会越来越好。我在地大所学到的一切也将无声无息无私地传递给我今后的学生。


2011年6月 作者野外考察

2019年12月 作者在美国华盛顿特区


  作者简介:林彦蒿,2011年本科毕业于我校地球科学学院,2018年博士毕业于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2018-2020年在美国卡耐基地球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行星、深部地球的高温高压实验岩石学研究。 (编辑肖潇 特约编辑徐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