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地大人讲故事⑮丨我的大学五年

马振东

发表时间:2020-12-23作者:网站编辑:路明来源:地大新闻网点击: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收集到了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前身)勘探系金属非金属专业1961级的五年教学计划。近六十年时间弹指一挥间,我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思绪纷飞,感慨万千。


  1961年,正处于国家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然而,在高元贵院长“育人质学”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北京地质学院形成了“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以德治学”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建立起了一套完整、行之有效的地学育人体系。学校办的有声有色,充满生机和活力。学校几位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大师级人物——袁复礼、冯景兰、袁见齐、杨遵仪、潘钟祥、王鸿祯、马杏垣、池际尚、郝诒纯、杨起、曹添、彭志忠等,以及他们的教学、科研团队都是在这个时段脱颖而出的,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学校对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使我们的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明显提高,坚定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信念。当时我们共进行了274学时的马列基础、哲学、政治经济学、党史的课堂教学,邀请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龚澎作国际形势报告,邀请地质部副部长何长工,作井岗山斗争革命精神的报告,还邀请高元贵院长作国内形势及台海局势的报告。


  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我们还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劳动,在劳动中锻炼意志、增强体魄。1962年和1963年,我们分别参加通县和中越友好人民公社的农业劳动,共达44天之久。1963年3月5日,我们响应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蔚然成风。1965年,我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与农民、工人同吃、同往、同劳动,共四个月。我们专业分在以地质部副部长邹家尤为团长的西北社教工作团里,我分在陕西省渭南县的地质部第二普查大队3600井队,与工人一起三班倒。钻机起钻时,由于井压较高,经常喷的我浑身上下都是泥浆,切身体验到地质钻探工人工作的艰辛。


  大学五年,学院实行的教学计划为我们打下扎实的数理化基础。我们的数理化基础课共有1076学时,仅高等数学就有160学时。我们专业两个班的高等数学任课老师是顾佛,她认真的态度和细致的教学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每个学生。我清楚记得,1961年冬天下大雪,晚上有不少学生在南五楼宿舍自习,她冒着大雪到每个学生宿舍逐一答疑,每周高达三次。


  我们的地质基础同样扎实。地质基础课共668学时,仅岩石学就204学时,其中手标本和偏光显微镜观察实习课有50学时,晶体光学和矿物学有154学时,《矿物学》任课老师是曲一华,《岩浆岩》的任课老师是路凤香。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野外实践教学就是学校的传统。我们的地质基础野外实践有三次,共94天。其中,1962年6月4日到7月1日在北京周口店进行测量实习,共26天;1962年7月2日到7月29日在北京周口店进行地质认识教学实习,共27天;1963年6月24日到8月4日在北京周口店进行地质填图教学实习,共41天。通过周口店地质认识、地质填图教学实习,我基本掌握了一套野外地质的工作方法,初步学会观察、描述和分析地质现象。通过两次地质基础实习,我认识到野外地质工作的重要性,在实习中增长了专业本领。


  金属二班的带队老师是矿物教研室的年轻教员沈今川,他带着我们实测太平山南坡二叠—石炭系地层剖面。分工后,前测手和后测手先垂直地层走向拉导线,打导线方向,测量导线坡度角、斜距度;然后观察岩石岩性及变化,分层的标志层,量岩层厚度和产状,观察煤系地层古生物化石等,实时把导线测量数据和观察到的地质现象记录在实测剖面表格和野薄上,同时现场绘制实测剖面图,这是一项同学间密切配合的集体劳动成果。


  在地质填图阶段,我们金属二班分成六个填图组,张树栋、彭维震、谢文敬、陈莲华和我5人1组,老师将周口店地区1︰5万比例尺的地质图划分为六块,各组按划分范围进行地质填图。我与组里的同学首先阅读前人资料,然后进行实地踏勘,初步了解区内的地质、地形条件,讨论填图路线和时间安排。每天我们在划分范围内进行定点、确定点位意义,观察露头现象,测量地质产状,描述记录,追索和填绘地质界线等忙得不亦乐乎,回基地还需整理野外资料。后阶段当各组完成了划分范围的填图时,最有趣和有意义的是各组相邻界线或地质体的拼接。我说我是正确的,他说你是错误的,争的面红耳赤,热闹非凡。相持不下,就一起到野外验证,同学们求真务实的学风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我们专业课时安排的非常扎实。专业课总共653学时,其中矿床学、矿床工业类型及矿相学216学时,课堂作业10学时。矿床学的任课老师是冯景兰、袁见齐教授,张武雪老师任助教。矿床工业类型任课老师是杨廷栋,矿相学任课老师丰淑庄,实验课是苏联藉伊利娜老师,都是教研室的骨干老师。


  冯景兰教授主讲绪论和矿床成因部分。他是我国著名的矿床学家,1960年经他的亲临指导,挖掘出沉睡两百多年的河南小秦岭金矿带,目前小秦岭金矿带Au的资源量达特大型。1965年夏天,67岁高龄的冯老亲赴灵宝县金硐岔金矿区,指导学生开展野外实习,并解释了明代小秦岭地区古人硐内开采方法和矿石选金过程的科学依据。


  我们的矿床普查勘探学附重砂测量及地球化学探矿课共182学时,其中重砂测量20学时,地球化学探矿20学时。矿床普查勘探学由汪乾熙老师任主讲,李紫金老师任助教,重砂课是潘月华老师,化探课是崔继昌老师。这门专业课有我印象较深的两件事:一是重砂课人工淘砂实习,就是河床中采集的砂样用淘砂盘在水中淘洗,淘掉长石、石英、云母等比重较小的矿物,留下比重较大的矿物,如黑钨矿、黄铁矿、方铅矿、自然金等矿物。看潘老师的熟练示范操作,心想这有什么难的,可是一旦自已实际淘洗时,手笨拙僵硬,不是把砂样全淘入水中,就是轻重矿物还都在盘中。潘老师告诉我:“刚开始时都不顺手,但只要多练,就能熟能生巧。”后在实验室中反复练习,我掌握了淘砂技巧。二是化探课自制教材,崔继昌老师课前告诉我:“没有现成的化探中文教材,希望师生共同努力,自制教材。”崔老师把从俄文教材中翻译的手稿交给我后,组织同学自已动手刻蜡纸、油印教材。油印的化探教材虽字体不一、纸张粗糙,但大家都十分高兴,上课有自已刻印的教材了。


  两次专业教学实习和一次毕业生产实习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1964年8月3日到9月30日,我们在北京密云进行矿床地质测量和矿区地质编录实习,共58天;1964年10月7日到10月21日,我们在河北厐家堡进行“宣龙式”铁矿坑道掘进实习,共15天;1965年5月31日到9月2日,开展了为期94天的毕业生产实习。
这期间,发生了几件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的事情:


  第一件事,我们在密云矿床地质测量和矿区地质编录实习的带队教师是徐国风老师。他是我国矿相学理论和实验的先驱者,在金属矿物标型性学科领域拥有创新性成果,他指导我们密云实习时年仅31岁,他专业功底深厚,治学严谨,要求学生严格。我清楚记得,他对学生的野外实习薄逐页逐句逐字修改、批注。他说:“野外记录和编录图件是矿床地质工作的最基础资料,首先要观察认真、记录正确,其次是整洁、美观。”在此期间我学会了钨矿穿脉坑道的两翼一顶的压平法编录方法,沿脉坑道的掌子面素描图。可惜他英年早逝,1989年在武汉与世长辞,终年56岁。


  第二件事,1964年10月我们在河北庞家堡进行铁矿坑道掘进实习时,正值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消息传出,震惊世界,万众欢腾!当从广播中听到周恩来总理宣布这一消息时,整个矿区沸腾了,大家奔走相告,热泪盈眶,激动的高呼:“祖国万岁!”


  第三件事,1965年夏天,我的毕业生产实习在河南灵宝县小秦岭金矿金硐岔矿区。由豫01队负责矿区的详查勘探,在矿区老窿调查后,我被分在小金硐岔矿段地质组。分队地质技术负责让我带三个郑州地质学校的学生参加1︰2000地质填图。由于在去年矿床地质测量实习中,我基本掌握了大比例尺矿区地质填图的一般工作方法,阅读了矿区地质、金矿脉的控矿构造特征后,填图工作较顺利。在太华群黑云斜长片麻岩中追索控矿的韧性剪切带时,遇到了大片第四系覆盖。请示技术负责后,他同意我们挖槽探追索。我带领组员们在相邻露头出露处反复观察调查,测量各种产状,确定布置探槽的位置。然而一个尚未毕业的学生要真刀实枪地布置工程,内心还是很害怕的,开始用罗盘在打探槽方向时,手不停的发抖,确定探槽方向无误时,布置了一条近百米的长槽。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探槽追索到几条控矿的韧性剪切带,我们几个学生兴奋不已。


  大学五年,我就是在学校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红色地质工程师的方针下成长的。1967年10月,我离开了母校,赴江西地质局赣西北地质大队报到。进入工作岗位后,从最基础的地质工作做起,不断向老同志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书本学习,不久就把本职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我在502分队的九江县丁家山铜矿区列石山矿段工作时,1972年通过近二年的地表、钻孔、坑道的详细观察调查和分析研究后,向大队技术负责黄恩邦工程师提出了修正列石山矿段矿体形态产状的认识,大队领导十分重视,指令大队地质科对我用新认识的矿体形态产状绘制的剖面图,结合地表、钻孔、坑道中含矿小裂隙进行实地考察,最终同意我的设计,上钻机验证,通过两条剖面钻孔施工,证实新认识的矿体形态产状是正确的。补充勘探后,列石山矿段铜储量提高了1.7倍,从小型提升为中型,成为1972年国家计划委员会地质局全国九个有重要进展的矿区之一,我也撰写了研究论文。


  在大学求学的几年,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纪念,正是由于在大学受到系统的地质训练,坚定了我一生服务地质工作的决心。


1964年北京密云矿床地质测量和矿区地质编录实习(第二排右三徐国风老师,后排右二是马振东)

马振东近照

  作者简介:马振东,1943年生于上海,1966年7月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勘探系金属非金属专业,1967年——1978年在江西省赣西北地质大队任技术员,1978年12月——1981年12月就读于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要从事地球化学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从1998年起任洪山区第十一、十二、十三届人大代表,第十二届洪山区人大常委会委员。2008年2月退休。 (编辑肖潇 特约编辑徐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