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宫迎来600岁生日之时,故宫看门人—65岁的单霁翔馆长决定退休了。这个“600年第一个走完故宫的人”作为网红院长,因其特立独行的姿态而备受关注。在离别之际,他也给自己打下了70分的工作成绩。
2011年,对于故宫可谓是多事之秋。深陷于失窃、别字、逃税、瞒报等诸多丑闻中的故宫终于迎来了转折点,单霁翔临危受命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要把一个辉煌壮丽的紫禁城,完整交给下一个600年”,他曾信誓旦旦的许诺。
之后的日子里,单院长带着助理,踏遍故宫9000余所房屋,遍访1200多座建筑,清点出186万余件文物。他深知,故宫的院长不好当,“要保证万无一失,可一失就万无”。以致这个位置无形中总被批上一层宿命的色彩。然而,如履薄冰的单霁翔却总是一次又一次的刷新观众对文物的认知,开放参观、清点藏品、禁止吸烟、推广文创……法国元首参观故宫时,在他的坚持下,总统先生在午门前下车,一路步行走完全程。在单院长眼中,八国联军就是骑着马进入紫禁城。今天我们要复兴文化,就应当保护之并赋予其尊严,故宫应像白金汉宫、法尔赛宫那样,不给任何人特殊礼遇。因为回顾历史,欣赏文化是没有差别的。同时,紫禁城的大门不再只为特权开启,只因一位东北大爷的抱怨,单院长决定开放三个安检口。等级森严的故宫,顿时“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透过雨打残花风卷流云的几百年历史,人们得以悉心聆听国宝传奇的劫后余生故事,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民族感情,享受虽短暂却深刻的精神洗礼。而经过《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上新了·故宫》等一系列综艺节目推广后,紫禁城以每年10余亿的收入再次证明其文化魅力。
单霁翔总喜欢把自己称为故宫的“看门人”,而非“掌门人”。我们也在期待中华文化能多一些这样的“看门人”。任门内万千风光,也需要一位智慧练达的看门人徐徐打开尘封的大门。在一些软文鸡汤的语境中中国的普罗大众总是“麻木庸俗”“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关键在于部分文化工作者总是脱离对文化背景的表达,不少人只是打着弘扬文化的旗号来达到盈利的目的,完全不顾及受众的体验一个装束怪异的“大师”拿着针筒喷出一幅莫名其妙的“墨宝”,便被旁人众星捧月般奉为神迹。这种皇帝的新衣却成了无耻的敛财手段,汉服、书法、绘画……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我们呼吁单霁翔这样的看门人延展历史文化的时空,推动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因为带领我们复兴的必将是我们的文化,而复兴路上正需要一批批忠于职守的看门人向世人展现文化大门内瑰丽的风景,护卫中华文脉。(大学生记者团文学部任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