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新闻网讯 7月上旬,艺术与传媒学院“九里阳光”社会实践团在湖北省荆门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以追寻精神根脉、筑牢信仰根基、体悟时代使命为主线,通过探访革命旧址、文化场馆、高新技术企业及产业园区,构建了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
追寻革命足迹
7月5日,实践团首站抵达荆门市掇刀区团林铺镇陈集村,参观开国上将陈士榘将军故居。在将军后人陈向才的现场讲解下,成员们通过故居内陈列的泛黄书信、作战地图、生活用品等历史物件,详细了解了陈士榘将军从基层战士成长为卓越军事指挥员的革命历程,及其参与中央苏区反“围剿”、长征、平型关战役、淮海战役等重大历史事件的经历。此次参观深化了成员们对革命传统和奋斗精神的理解。
探寻文化根脉
7月6日,实践团走进荆门市博物馆。博物馆的郭店楚简竹片墨痕犹存,《老子》的哲思穿越千年叩击心灵;战国漆器上凤鸟腾云的纹饰,彰显着中华匠心的审美高度。团队成员表示,凝视这些文明瑰宝,文化自信的种子悄然萌发。楚人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与今日科技创新的攻坚意志一脉相承。传统不仅是遗产,更是滋养新时代青年的精神沃土。
感受产业脉动
7月7日,实践团探访了长城汽车荆门生产基地。成员们实地参观了高度自动化的“工业4.0”智能生产线,目睹了机械臂精准焊接和多车型混线生产的高效场景,直观感受了现代汽车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同日,实践团还走访了荆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听取了关于区域发展规划、重点产业链(如汽车及装备制造)及龙头企业发展情况的介绍。
7月11日,实践团前往荆门亿纬创能锂电池有限公司。在企业展馆,成员们通过宣传片和产品展示,了解了该企业在锂原电池、锂离子电池、动力电池系统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实力与生产实践,特别是其在圆柱型电池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与市场应用。
为期数天的荆门社会实践,融合历史、文化与时代发展,为“九里阳光”实践团成员提供了多元的学习体验,引导他们思考个人成长与国家需求的结合点,激励他们将所学转化为提升专业素养、服务国家发展的动力,以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来源 艺术与传媒学院 编辑 王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