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怡悦 杨熙)为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学院师生团队赴意大利佛罗伦萨地区开展为期7天的野外地质实习与学术交流活动。
12月30日,学院召开意大利佛罗伦萨地区联合地质实习动员会,院长王亮清、副院长倪晓阳、党委副书记高晓东,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系李德营教授、刘书豪老师参加会议。会上,李德营介绍了本次地质实习的主要内容与纪律要求,与会师生就实习事项进行研讨交流。王亮清希望赴意师生团队主动参与国际交流,学习国际优秀团队在地质领域的先进理论与技术,拓展国际视野,提升交流能力,总结经验成果,务求转化创新;要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保护人身财产安全,安全顺利高质量完成实习任务。
1月5日,高晓东、李德营和刘书豪三位老师带领18名学生前往意大利佛罗伦萨。1月7日,实习团队在佛罗伦萨大学Samuele Segoni教授的带领下展开实习,重走第六届世界滑坡论坛中佛罗伦萨大学组织的经典地质实习路线。该路线全长4公里,耗时约3个半小时,实习内容涉及基础地质、地质灾害、洪水灾害、灾害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内容。野外行进中,Samuele Segoni向同学们介绍了塌岸、滑坡、洪水等自然灾害特征、成因与对城市造成的影响,以及工程地质学家的应对措施。
1月8日至9日,工程学院师生和佛罗伦萨大学师生开展了为期2天的中意滑坡研究联合研讨会。两校教师和博士开展了十余场专题讲座,围绕“高度植被覆盖地区潜在滑坡的识别”“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滑坡时空预测”“考虑地质环境空间差异性的区域滑坡降雨阈值研究”“使用谷歌地球引擎对托斯卡纳山火后的水土流失进行多时间尺度评估”等主题,两校师生进行了深入研讨。
1月10日至11日,赴意团队深入走进佛罗伦萨,感受历史建筑的奥秘与城市规划的智慧,从自然灾害角度重新认识城市的发展变迁。2023级本科生王好说,“我们在古城中寻找洪水在墙壁上留下的痕迹和滑坡灾害造成的古建筑物破坏,这些自然灾害对城市的塑造同样是佛罗伦萨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也警示我们要加强自然灾害风险防控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意大利佛罗伦萨地区联合地质实习让师生收获满满,后期,学院还将持续整合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拓展国际学术交流平台,让师生及时了解国际学术前沿,扩大学界“朋友圈”,不断拓展创新思维,激发学术灵感,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地质工程和人居安全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编辑 焦思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