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新闻网讯 (通讯员 阿迪力·吾舒尔 刘文静 摄影 蒋卓佑 龚瑞麟)为深化产教融合、拓宽学生视野,6月27日—30日,在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党委书记瞿祥华、副院长李波和辅导员阿迪力的带领下,我校“紫金机电班”全体学员赴紫金矿业发源地——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开展了一场聚焦现代矿业科技与绿色发展的访学活动。
探秘绿色矿山,感受科技赋能智慧开采
学员们首站走进紫金山矿区。在紫金山国家矿山公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碑彰显紫金生态承诺。露采观景台上,巨大的矿坑与无人驾驶矿卡构成震撼图景,依托GPS/北斗定位与智能调度系统实现高效协同与数据管理。生产指挥中心内,实时数据揭示智能化变革核心——“数据驱动”取代经验主义,工程师角色升级为算法掌控者与决策者。
为深入理解智慧开采的后续环节,学员们实地考察了第三选矿厂。通过近距离观察矿石破碎、磨矿、浮选等核心工艺流程,学员们对智慧矿山系统中矿石高效加工与资源回收的关键技术环节有了更直观、深入地认识,进一步体会到智能化贯穿矿业全链条的实践。
随后,学员们考察了由废渣场和堆沙场成功蜕变的生态修复典范——紫金山植物园与玫瑰园。绿树成荫、花团锦簇的景象,与矿工安全帽下的奋斗身影和谐共存,生动诠释了“绿色矿山”工业文明与自然共生的真谛。“紫金矿业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很荣幸成为加入紫金机电班。”心理委员蒋卓佑同学在参观紫金山玫瑰园时说道。
聆听前沿讲座,洞察智慧矿山未来图景
在紫金矿业集团总部,集团副总工程师周俊武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高含金量的前沿技术讲座。讲座核心聚焦尖端技术赋能,详细阐释了数字孪生、5G+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在矿山实际场景的深度应用与巨大潜力。他特别强调:智能化必须与生产工艺深度融合才能释放最大效能;同时,未来人才需着力培养跨学科思维与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互动环节,学员们踊跃提问。针对“开采过程中的绿色发展具体措施”等热点问题,周副总工给予了耐心、详实且富有启发性的解答。他殷切寄语全体学员:珍惜校园时光,扎实学好专业基础,广泛涉猎跨学科知识,着力培养系统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未来投身国家矿业智能化升级储备核心力量。“听完周副总工的讲座,我深刻感受到了紫金人的身份重量,是一份责任,更是一种使命。”团支书徐俊杰说。
体悟紫金文化,见证智能冶炼强化认同
学员们参访集团文化馆与地质博物馆,系统探寻紫金从闽西山区创业团队发展为全球矿业巨擘的奋斗史诗,深刻理解其“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基因与“诚信、务实、尽责”的核心价值观,强化了作为“未来紫金人”的身份认同。智能化矿山模型、ESG治理成果墙等展陈,清晰展现了紫金以技术革新驱动行业变革、践行可持续发展的坚定路径。
在紫金黄金冶炼公司,学员们系统了解高度自动化的黄金冶炼全流程。亲手触摸价值千万的25斤成品金锭,深刻体会到紫金在黄金冶炼领域所达到的世界级先进技术水平与辉煌成就。
深入紫金铜业电解厂,学员们实地考察了年产40万吨阴极铜的规模化生产现场。副厂长杨家盛系统解析电解核心工艺,重点阐释自动化设备与绿色节能实践的协同路径。
追寻红色足迹,砥砺科技报国初心使命
访学最后一站,学员们奔赴庄严肃穆的古田会议会址。在巍然矗立的毛泽东雕像前,全体学员肃立致敬,并庄严地重温了入团誓词。铮铮誓言回荡在革命圣地,表达了青年一代赓续红色血脉、矢志奋斗的决心。
随后,学员们步入会址内部,斑驳的立柱与珍贵的历史影像无声传递着“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精神内核。驻足于党在革命建设中自力更生、科技攻坚的展陈前,学员们深刻感悟红色基因中的创新求实精神。这一刻,思想建党的原则、革命先辈的科技攻坚意志,以及新时代紫金机电人“科技报国”的使命在此交织共振。
此次访学,学员们通过沉浸式的前沿科技考察与深刻的红色思想教育,直观领略了现代矿业的磅礴气象与智能制造的尖端魅力,系统认知机电技术的核心价值与应用场景,有效拓宽了国际行业视野,进一步夯实了投身矿业机电领域、立志成为支撑紫金全球化战略的高素质技术人才的信念与担当。(编辑 孙彦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