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长江日报]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刊

发表时间:2018-12-24作者:网站编辑:路明来源:长江日报 2018-12-21点击:

 

  勇攀高峰40年

  地大争创地球科学世界一流大学

  40年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从一所办学规模小、学科专业相对单一的行业高校,发展成为地学类人才培养规模居全球高校首位,地球科学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为我国自然资源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2012年5月19日8时16分,地大登山队4位队员董范、陈晨、德庆欧珠、次仁旦达,成功登上海拔8844.43米的珠穆朗玛峰——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从珠峰登顶到2016年12月25日抵达南极点,地大登山队历时1756天,“丈量”了地球上12万公里的距离,登上世界七大洲的顶峰,还将足迹延伸至地球的南、北两极,成为世界上第一支也是唯一一支独立组队并完成“7+2”登山科考活动的大学登山队。

  在登山队中,一位倔强的武汉丫头陈晨却未能实现自己的“7+2”的梦想,在和队友登顶珠峰和欧洲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峰以及北极点后,身患骨癌的父亲不幸辞世,梦想戛然而止。

  “勇往直前,不断地攀上人生新的高峰。”陈晨跨专业攻读地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一边读博,一边等待时机完成余下的攀登。

  有人说登山之于地大,如同人文之于北大,是融在血脉中的坚守,也是践行于历史中的传承,是地大勇攀高峰的精神。

  勇攀高峰结硕果

  改革开放40年来,地大人勇攀高峰,不仅仅在高山,也在学术的海洋,在科研的皇冠。

  地大在矿产资源勘查、环境保护和灾害防治等领域同样勇攀高峰。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地大参与发现了内蒙古超大型大营铀矿,一举摘掉了中国贫铀的帽子;在西藏发现了超大型铜矿。

  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美丽中国”建设,实施“地学长江计划”,为解决长江流域地质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提供科学支撑。作为主要单位参与“嫦娥探月工程”“地球深部探测计划”等国家重大专项研究,在“上天、入地、下海、登极”领域服务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能力不断提高。

  积极推进常温常压储氢技术,研制世界首台常温常压氢能汽车,并积极推动氢能汽车产业化。不断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技术转移综合服务市场、中国(武汉)海外科技人才离岸创业中心落户地大,成为国家首批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改革试点单位。

  依托地大珠宝学科优势和程寒松教授团队先进技术优势,提出建设“武汉东湖国家级珠宝旅游文化产业基地(简称“中国宝谷”)”建议方案,被列入武汉市“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在《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最新全球大学排名中,地大排名持续前移,2018年位列全球前400强,大陆高校第18名;连续多年入选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跻身全球高校301-400位,大陆地区高校19-31位。地大地球科学学科在《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中位列全球26位,是湖北3个进入ESI全球前30名的学科之一。在第四轮学科评估公布的结果中,学校绝大多数学科排名位次提升,“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学科继续排名全国首位,12个学科跻身全国前30%。

  勇攀高峰育俊才

  40年来,地大涌现了一大批名师和大家,为祖国和社会培养了包括普光气田发现者马永生在内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奥运主场馆“鸟巢”总工程师李久林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平均每1000名地学类毕业生就产生1名院士,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40年来,地大南迁湖北、定址武汉,办学规模不断扩大。1978年,学校的建筑面积只有9万平方米,共招收887名学生,其中研究生67名,1978在原北京旧校址设立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恢复研究生招生工作。1981年,地大获批8个博士专业学位,开始招收博士生。20世纪80年代后期,地大逐步推进国际化办学,1998年6月,伊朗留学生穆汉默德·内朗德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成为地大第一位外籍博士毕业生。

  现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仅教学综合楼一栋大楼就有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已超过140万平方米。地大教师也从40年前的几百人增长到现在3000余名教职员工。目前,地大在校生26000余人,每年各类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近3000人,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数近400人。学校已拥有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专业学位授予权点。

  服务“一带一路”

  2012年,由地大发起,美国斯坦福大学、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法国巴黎第六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等12所国际知名大学加盟的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成立,为地大深入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搭建了非常好的平台。

  “这里很好,感觉时间过得很快。”来自保加利亚的中文教师黄娜已经在地大丝绸之路学院学习了2个月中文。一脸微笑的黄娜,走在地大校园,神清气爽。此前她顺利通过了汉语四级考试,她希望进修完成后在短时间内能通过汉语六级考试。2016年10月,地大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首批来华留学质量认证。目前,地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签署50余项合作协议,建立16个国际生源基地,学校成为地质矿产环境资源领域“中国政府奖学金”国际学生的重要培养基地。目前国际学生人数超过1200人,国别达9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到85%。

  “办学条件改善,学术卓越、深入推进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三融合”一流本科教育体系建设。”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教授看来,这些都是地大改革开放40年来看得见的成就。

  行业特色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大在不断提升传统优势学科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同时,整体提升办学水平,闯出了一条中国行业特色高校创新发展、争创一流之路,为国内外高教界提供了具有示范推广价值的“地大模式”。

  新时代足音

  追求卓越育人文化,“严在地大”成新名片

  24岁的朱煜翔来自云南宣威,明年硕士毕业后准备继续读博。朱煜翔选择了地质学专业岩石学与矿物学、矿床学方向,院士就有多位,还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这样的科研实力和学术氛围,在国内都难找。”朱煜翔说,他对找矿很感兴趣,因为这是国家的需求,现在的能源利用率不高,他想在开采与提炼矿产方面进一步挖潜。

  朱煜翔说,在地大的几年,切身体会到了追求卓越、严在地大的育人文化。只要自己有准备,不成才都难。“父母都支持我的选择,觉得自己能干国家需要的事情是一种荣耀。”

  据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长期坚持内涵发展道路,2014年,学校启动了“学术卓越计划”,并将其作为学校综合改革的核心。这个计划的目的就是通过改革,打破体制机制障碍,将全校师生的兴奋点、着力点引导到追求学术卓越上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卓越的人才、创造卓越的研究成果、提供卓越的社会服务、传承追求卓越的文化。

  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即将到来的寒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李四光学院地球科学菁英班大一、大二80余名学子,将分组前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空天信息研究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地球化学研究所等研究所,开启“走进中科院”科教育人主题实践活动。

  据了解,自2012年地大招收首批地球科学菁英班学子以来,这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已成为地球科学菁英班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如何开启科教结合联合培养优秀本科生?2012年4月12日,地大和中国科学院共同携手,在北京签约成立“C2科教战略联盟”,就培养地球科学领域创新人才和拔尖人才,开出了具体“药方”。

  2012年6月,根据“C2科教战略联盟”协议,地大校李四光学院正式组建。2012年8月底,地大加入教育部中科院“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同年9月,地球科学菁英班组建,来自全国26个省的59名学生入学,迈出了“科教结合,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第一步。

  没有一个固定老师,学生却可以选择最好的老师来上课;没有一个固定的专业方向,学生却可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科研。据悉,菁英班从二年级开始可以按个人意愿选择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遥感科学与技术四个学习方向,学业成绩优秀者可以通过硕士研究生推免考核。

  推进全方位实践育人

  “大家一想到女博士,印象就是刻板,其实博士我读得很快乐,主要是兴趣使然。”在地大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27岁的博士生常珊说,自己当初之所以选择地质专业,是觉得地质专业常年在野外工作,可以游山玩水,而自己不太喜欢坐办公室。就这么误打误撞,她对地质学越来越感兴趣,本科阶段就去了北戴河、周口店等野外实习基地,硕博期间更是远涉重洋,先后在美国南加州大学、法国里尔大学短期学习,还参加过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的放射虫国际会议,做了口头学术报告。

  重视实践教学是地大的优良传统与教学特色,不仅博士生,本科生硕士生每年都有大量社会实践。地大已形成了涵盖野外实践教学、校内实验教学、本科生科研训练、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实践育人平台体系。建有周口店、北戴河、秭归三大实习基地,仅周口店野外教学基地走出了30多位院士。此外,还在全国20多个省区建立了产学研基地70余个。

  地大建有19个实验教学中心,306个本科教学实验室,以及“3S技术地学应用基地”“钻探新技术摇篮”“应用地球物理基地”等大学生科研训练平台,让学生深入到油田、矿山、野外地调区域以及企业生产、政府机关和事业管理等实践一线,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是因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常珊在地大的8年时间6次获得国家级奖学金,加上其他奖学金足足拿到15万元,还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3篇SCI论文。

  “从一个贫寒家庭走出来,还享受了这么好的师资条件和奖学金待遇,倍感知足。”常珊希望博士毕业后能报效母校的培育之恩。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

  集中精力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

  2017年,地大成为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并提前实现了“建成地球科学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的阶段性办学目标,迈入研究型大学建设新阶段,集中精力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

  可以说,学校40年的飞速发展,是砥砺奋进,勇攀高峰的40年,是一代代地大人秉承“艰苦朴素 求真务实”,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造就的;同时,也得益于赶上了祖国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好时代。我国高校和经济社会能在40年的时间里,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让我们更加坚定“四个自信”,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强劲的举措,推动改革发展、迎接美好未来。

  亲历者说

  回望过去 奋进未来

  过去——

  地大地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童金南

  在艰苦朴素中历练成才

  一条土路、一栋教学楼、一栋办公楼、甚至连个操场也没有,周围一片荒芜。40年前,武汉地质学院的外貌与16岁的童金南想象中的大学有不小差距,感觉有些失落。

  “没有电影没有娱乐,只有学习。当时鲁磨路校区只有两个系,地质系和勘探系,学生总人数400人左右。”童金南回忆,没想到一所大学环境比农村强不了多少。来到学校的第二天,他就参加了学校的义务劳动,用锄头开挖排水渠,当时校内基本都是泥巴路,为避免下雨渍水,学校号召学生自己动手。

  当时大家最怕的是下雨,一下雨校内到处是黄泥巴,根本没法走路。所以大家清理沟渠的干劲都很大,劳动和读书一样都充满激情,有使不完的劲。

  当时校内还没有操场,上体育课的时候还是借用附近一所小学的操场。而鲁磨路则是一条土路,两边都是农村,鸡犬声相闻,武汉城市的边缘在街道口一带,每次进城必须坐16路公汽从吴家湾到街道口,花销1角6,但吴家湾到地大的2公里还得靠双腿走。

  “当时不存在不及格的现象,一般都有80分以上,学风非常好。”就读地质系古生物专业的童金南即将毕业的那年,殷鸿福教授从美国学成归来,带回很好的学风,童金南成为他的第一个研究生,也是地大古生物专业的第一个研究生。

  1988年,地质行业遭遇不景气,收入减少,不少人选择跳槽。童金南选择了坚持,专注于自己的研究,34岁破格晋升为教授,取得一系列科技成果,并成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自己并不聪明,只是运气好。”童金南说,作为改革开放的第一批大学生,更加懂得“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地大校训的内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原党委书记、原校长张锦高

  办学定位的变化彰显改革的不断推进

  “1978年以前,地大是一所纯工科大学,提出的口号是‘培养地质工程师’,改革开放后开始提出了兴办“理工文管”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今年73岁的张锦高教授自1965年进入北京地质学院读书开始,在地大工作生活了一辈子,从团委书记、学工处长干到党委书记、校长,对地大改革开放后发展脉络了如指掌。1973年,北京地质学院南迁湖北,变身为湖北地质学院和丹江口五七地质大队两部分,1975年正式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开始了在汉办学的历程。

  张锦高回忆:1979年,家住北京的原北京地质学院部分离退休教师向中央写信,要求发挥余热,经中央同意,武汉地质学院在北京建立研究生部,这样又吸引了部分迁来武汉工作的教职工返回北京工作。

  为兴办综合性大学,上世纪80年代地大成立了社科系文秘专业,才有正真意义上的文科,随后又设立了管理学科,一所综合性大学初步具备。

  上世纪90年代,地大的办学目标又确定为“地球科学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学科进一步拓展,理、工、管、经、法逐步齐备,1995年,在校生已经达到5000人规模。

  张锦高介绍,本科生招生人数自 2002年起一直维持在4500人左右,只在硕士生、博士生培养人数上有所扩大。 “4500人的招生规模维持到现在,不盲目扩招主要是从培养质量考虑。”


  现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

  2019年将启用地大新校区

  为解决地大办学资源严重短缺的困境,为深化改革、提升办学水平和创新能力、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提供保障,地大于2012年启动了新校区建设,新校区位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未来科技城,占地约710亩,规划建筑面积为57.34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2亿元。目前,新校区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已于2015年全面开工,主体建筑已全部封顶,绿化和装修工作稳步推进,预计2019年投入运行。

  为支持学校推进国家化办学和“中约大学”建设,2018年武汉市高新区与学校签署了共建国际创新创业基地协议,在毗邻学校新校区以北,为学校新划拨土地458亩,为学校融入高新区创新发展和国际化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学校加大对本校区的基本建设力度,先后完成了工程实验楼、博士生公寓、学生运动场、图书馆、留学生公寓、教学综合大楼、游泳馆等一大批新建工程或维修项目,自筹资金为学校所有教学楼、学生宿舍安装了空调,不断改善校园生态环境,美丽的地大校园成已为武汉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近五年来,学校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培养和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20余人,5名学者连续多年入选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入选人数(次)位列全国高校前5名;涌现出了一批以殷鸿福、李德威为代表的优秀教师。

  近五年来,学校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各类国家级平台近10个。大力弘扬优良教风学风,努力营造追求卓越的精神文化, “严在地大”已成为新的学风品牌立起来了。

  (撰文:杨佳峰 胡守庚 陈华文 徐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