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马杏垣院士1948年的博士毕业论文发现记

发表时间:2024-07-09作者:网站编辑:王俊芳来源:地大新闻网点击:

编者按:

马杏垣(1919年5月25日-2001年1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构造地质学家,生于吉林长春。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地质学院副院长、湖北地质学院和武汉地质学院革委会副主任,国家地震局副局长兼地质研究所所长。

马杏垣院士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留校任教。抗战胜利后,他考取英国文化委员会奖学金出国留学,于1946年1月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地质系攻读博士学位。1948年8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博士学位,并在伦敦召开的第18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宣读了他的论文。

近日,学校公众号推送了关于校友马小刚在布伦莫尔学院找到了池际尚院士1949年的博士毕业论文的故事后,校友孙鑫喆也向学校致信,讲述了他寻找马杏垣院士博士论文的过程,并将论文电子文件捐献给学校校史馆。

在此,我们刊发孙鑫喆校友的来信,并向他表示诚挚的感谢!

 

以下孙鑫喆校友文章:

几天前偶然看到学校公众号推送的关于池际尚院士博士论文发现的文章,让我的思绪回到了2018年3月的一天。

那天与正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读博士的研究生学弟杨晓东(现已是中科院南海所研究员)交流时,我想到当年马杏垣院士上世纪40年代在爱丁堡大学读过博士,便提议他尝试找一下马院士当年在那边的博士论文。对马院士的了解最初来源于对母校校史的兴趣与关注,知道他曾经担任过北京地质学院副院长、湖北地质学院和武汉地质学院的革委会副主任,是母校整体南迁期间的校领导之一。后来随着学业的深入,我在选择构造地质学方向后,学习了大量构造相关的理论知识,其中就有马院士的《解析构造学》,但以当时的知识积累是很难有深入理解的。不过那个时候在学院的阅览室看到了一本中国地质大学院士传略,里面关于马院士为了研究重力滑脱构造十上嵩山的经历让我印象深刻,使我认识到大量扎实的野外调查是地质工作的基础,也正是通过这些资料我知道了马院士曾经在爱丁堡大学学习的经历。

由于马院士是我和杨晓东读研究生所在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长,我们对老所长的经历和学术贡献都十分景仰,当时杨晓东又在英国有地利之便,他便欣然同意帮助检索马院士的博士论文,当时也不确定会不会有结果,只是根据以往文献检索的经验推测有被加工成电子文献共享的可能,不过毕竟是七十年前的资料,我们也做好了实在检索不到就找机会去一趟爱丁堡的打算。好在杨晓东就在英国,如果实在需要去爱丁堡的话问题也不大。令我们都感到欣喜的是,在经历了一番检索之后,杨晓东找到了爱丁堡大学上传的马院士博士论文的扫描文档《The origin of the rocks of Ach'uaine and Appinite types in the Rogart area, Sutherland (a petr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study of granitisation phenomena in the Rogart District, Sutherland)》,这是一篇关于苏格兰北部地区岩石和地球化学的研究,正文加附件总共248页,看着这些泛黄的书页、详实的表格、精美的素描图、照片、岩石薄片的照片和分析,多年没有接触的岩石学工作的我也只能泛泛一看,但依然能感受到马院士扎实的基本功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那个国破家亡的年代,能在不到三年的时间把博士工作做到这种程度是何等的不易。

 

又是一年高招季,二十年前大约也是这个季节,我填报了母校的志愿有幸被录取,并一直到现在都在一线工作,我想这是与以地大创校硕勋马杏垣院士为代表的前辈们的精神激励分不开的。马院士在其著作中的题词“嵩山是我师,我是嵩山友!群山是我师,我是群山友”,充分体现了野外工作固然有其特殊性,但也有独特的魅力。前几年机缘巧合找到了马院士的博士论文。现在借这个机会把这段经历写出来并把文件发给学校展示,期待能感召更多优秀学子立志投身地学工作。(来源:孙鑫喆博士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地震数值预测与风险预测研究室(数值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