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地质人才需求再次升温
进入21世纪,经历着改革阵痛的我国地勘业突然变得胃口大起来:到处寻求矿权项目,到处招揽地质人才,到处承揽各类工程,尤其值得业界关注的是地勘业的人才问题。地勘单位乃至矿山企业招聘人才难的问题在业内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人才短缺已经持续很长一段时期了。
为何前几年受到冷落的地质人才又再次走俏了呢?
地勘热引发地质人才需求增加
尽管市场化改革给我国矿业带来了很大变数,虽然有人曾将其比作是痛苦,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矿业还是走出了“泥沼”,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据有关部门统计,自2002年起,我国矿产勘查费用经14年持续下降后已经有所回升,接近20亿元,其中,社会资金还略超过国家财政资金。
但明眼人却不难看出其中的“奥妙”:在国家财政投入没有增长的情况下,地勘费用却呈现出增长势头,毫无疑问,这部分资金来自于社会。并且在市场经济时代里,社会资金大多是逐利而行的。“赚取更多的利润是社会资金的本性嘛!”一位业内人士感慨地说,“如果社会资金争相进入某个领域,那么这个领域就是一个有利可图的领域。而这两年的地勘业恰恰具备了这个特点。”
“尤其是这两年铜、金、铁矿石、电解铝、镁、稀土以及煤炭、石油等产品的价格涨势较好,自然就会带动其上游产业———勘查业的升温。”他继续说:“因勘查业的升温,从而引发企业对人才的更大需求,铺开的摊子总得有人干吧。而这种人才又不是一般的人才,能随便在人才市场上就可以招揽一大批。地质行业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行业,需要很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和吃苦精神。”
“外人很难想象到地勘队伍缺人缺到什么程度。据我了解,西部地区某个地质队,近7年来,没有引进一个大学毕业生,相反,却因为退休、分流以及自然流失,又少了很多人,人手就更加紧张了。所以,当前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怪现象:地勘热了,地勘队伍承担的项目也多了,地勘队伍需要干的活也多了,但活多了却没有人来干。这种情况真是令人痛心啊!”他大发感慨,“这种情况下,当然就会出现各单位争相招聘人才的现象,地质人才也自然就成了香饽饽!”
地质人才供应严重不足
“僧多粥少,粥自然就香。”地质人才的供需状况也是如此。
既然社会对地质人才的需求这么旺盛,那么地质人才的供应又是一个什么状况呢?
对于这个问题,中国地质大学副校长赵克让认为:“这几年,地质人才缺乏与前几年原地质院校专业设置减少、合并院校、招生规模缩小有关。目前,在全国高等院校中仍保留‘地质’二字的只有我们一家了,像原来的长春地质学院、成都地质学院、西安地质学院等,合并的合并,改名的改名,为什么,还不是因为挂着‘地质’二字就招不上生来,挂着‘地质’二字的毕业生就找不到工作!
他们也是迫于无奈,不然招不上生来,麻烦就大了!”
“虽然这两年地质人才开始走俏了,但还仅仅是可以有工作可干了,还不能算是稀缺资源,学生经常拿自己与金融类、IT类人
才相比较,仍然觉得干地质工作不划算,不仅待遇低,工作环境也很苦。由于这样的观念依然比较盛行,所以,每年我们的地质类专业的生源都不是很足。前两年,纯粹地质类专业每年只能招两个班,现在随着需求增长了,我们也仅仅招了四个班,就算毕业之后都到地矿系统去,也就两百来人。这显然不够!”赵克让坦诚地说。
根据记者的调查,目前,全国设有资源勘探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采矿、选矿、测量、地质、安全等专业的院校已经为数不多,而且,这些专业的招生规模与其它专业相比相去甚远。
比较知名的院校有: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石油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长安大学、东华理工学院等。
在这些院校中,新设的经济类、金融类、外语类、计算机通信类、管理类等热门专业的招生规模大多远远超过地质类专业,我们可以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建校以来的专业及院系设置变化上得出这个结论。
1955年,该校有地质测量及找矿系、矿产地质及勘探系、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及勘探系、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系、地球物理勘探系、探矿工程系六大院系,到了1981年,新增设了化学分析系和地质力学系。进入20世纪90年代,该校专业设置开始面向市场,随着市场需求变化而变化,不仅原有的专业开始注重应用,而且又新设了经济管理系、计算机系和社会科学系,由单一的工科院校开始向理科、工科、文科院校转型。
2004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院系设置更是发生了巨大变化,新上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海洋科学、土地资源管理、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
化、工业设计、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广播电视新闻学、艺术设计、地理信息系统、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待备案及待批的还有财务管理、工程管理和统计学,地理科学暂缓招生。
这样一来,该校的专业经增减后完全变成了集理学、工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为一体的综合性院校。
号称全国惟一一所保留“地质”名称的高等院校,其地质专业特色的光芒渐渐地变得模糊起来。
地矿行业人才流失严重
由于前几年我国矿业体制开始发生变革,再加上整个世界矿业经济不景气,对我国矿业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一方面,矿业体制改革,打破了国家大包大揽地质工作的状况,开始实行公益性地质与商业性地质分开运营的机制。各行业地勘单位要转企,走向市场。各类大中型国有矿山也要市场化寻求资源。
另一方面,旧体制下带来的各种隐性问题开始显露:各地勘单位人员包袱沉重、设备陈旧、经费短缺、市场意识薄弱;各类矿山后备资源匮乏、人才断档、资金短缺。
矿业,不改革不行,但真正改了,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20世纪90年代后期,对于地质人尤其是基层地质队伍的人来说,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日子。在当时的形势逼迫下,矿业改革大刀阔斧地开始了。
据一位曾经荣获过国家级英雄地质队的工作人员介绍:“当时,我们长达8个月领不到一分钱的工资,连最基本的生存问题都无法保证,没有办法,家属们只好在基地养猪、养羊、种菜来维持生活。我们也到社会上出工,什么活都干,跑运输,干建筑,摆地摊……哪怕几分钱、几毛钱的利我们也干。”
“有的同志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就跑到深圳、东莞、上海、北京去打工。这也是没有办法啊。试想,发奋苦读了多年的书,好不容易有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又不能干了,为了生存,只好走了,很多人都是流着泪走的。”说到这,这位在地质圈里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硬汉的眼圈红了起来。
据了解,这种人才流失浪潮一直持续到2003年前夕。试想,如果真有一天,地勘队伍中只剩下老弱病残和没有专业特长的人,这样的队伍怎么去从事复杂的地质工作呢!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对55家煤炭企业的调查,2001年调出具有大专学历以上的工程技术人员2500多人,技术工人调出多达2万人。有色、钢铁勘探等行业也频频出现人才流走的消息。
在黄金行业也出现了小范围的人才流失现象。某家黄金矿山的一位技术骨干到大城市打工去了;某家矿山的一位领导到效益好的矿山去了;某掌握技术核心的企业高层突然离职了……诸如此类的消息,我们已不觉得有什么新鲜了。
冷:地矿行业吸引力不足
冷之一:地矿单位招人难
“我们单位已经有7年没有分配来一名地质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了,”西北某地质队有关部门负责人无奈地说,“再这样下去,工作怎么开展,老的老了,走的走了,一大堆活没有人来干,我着急啊!”
《湖南日报》此前曾经披露过湖南地质产业的尴尬现状,文章指出,“人才短缺已成为湖南地勘事业发展的致命伤。”据了解,湖南地勘局有7756名在职职工,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达2702名、高级技工以上的熟练技术工人达1554名。从总量上看,似乎人才并不少缺少,但30岁以下的仅为22.6%。地质找矿作为一种野外作业,是一种“吃青春饭”的事业,应当以年轻人为主,而湖南地勘局这种年龄结构显然不能满足地勘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且技术人员中高学历人才也严重不足,该局拥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不到技术人员总量的1%,比原地矿部要求的10%相差一大截。
除存在人才“断层”现象外,很多原有的地质人才现在也没有干本行工作。据湖南地勘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全局1418名地质工程类技术人员中,目前还留在地质勘查部门的仅有590人。即使在这590人中,真正从事地质勘查的“野战军”仅有300号人,其余大部分已转向其它产业。国家功勋地质队———湖南省地勘局405地质大队,地处偏僻,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已连续10年没有分配来一个专业对口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了。
谈到地勘人才短缺的窘境,西北某地质队有关部门负责人感慨说:“我们的工作环境差,待遇也低,长期在野外工作,风险也大。每次参加招聘会的时候,我们的展位前几乎没有多少人,而石油行业的展位总是被挤得满满的。”
中国地质科学院一位研究人员认为:“工作环境差、待遇低,导致地勘单位招不到人才还只是表面因素,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国家政策的导向问题以及地质工作本身的职业声望偏低。过去,国家提倡‘献身地质事业无尚光荣’的精神,也赋予地质工作者很高的社会声望,民众自然就认同。而现在不同了,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个人的价值都体现在创造财富上。而地质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长期性的工作,是着眼于长远,为国民经济服务的行业,在某种程度上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
冷之二:地矿类专业生源不足
谈起每年的招生,中国地质大学副校长赵克让显得很无奈:“每年高考的时候,我们都为地质类专业的生源发愁,招生工作很费劲,且录取的地域性较为集中,生源的籍贯多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大城市的
上一篇: [其他媒体]矿山企业如何应对人才危机
下一篇: [其他媒体]数百学子旁听谈判技巧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