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科技日报]朴实执着进取积淀卓越人生

发表时间:2005-03-15作者:网站编辑:路明来源:地大之声点击:

  

  在中国地质大学交流中心见到李思田教授的时候,他的儒雅和亲切立刻消融了彼此之间的陌生。言谈举止间的平和与沉稳透露出一位学者的风范,一位长者的和蔼。他的学术生涯为我们展现出不平凡的卓越人生。
  
  李思田教授1934年11月出生于河北高阳,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并留校任教,1983年被聘任为教授,1986年评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沉积盆地与沉积矿产研究所所长。是中国地质学会沉积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力学学会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Geofluids杂志编委和IslandArc杂志顾问编委。曾任多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委及国家科技进步奖等三大奖评委。

  
四十余年来,李思田教授长期致力于沉积盆地与能源资源地质的研究和教学,对我国陆上和海域数十个盆地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在盆地分析、沉积体系、陆相层序地层及能源资源预测方面形成了一套有特色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对东北、内蒙和鄂尔多斯等地区煤资源的聚集规律及预测做出了贡献;对我国东部及海域含油气盆地动力学、盆地热流体与油气成藏等前缘领域的研究上,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并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上世纪70年代初,为解决东北工业区煤炭供应的紧缺,李思田参加了燃料部“东北煤田预测”大型研究项目,带领科研集体对东北及内蒙中生代盆地及煤聚集规律开展了研究,加上后续项目,历时近十年,揭示了盆地的断陷成因及其区域性分布规律。在霍林河、阜新、元宝山等三大煤炭基地率先进行了整体性分析,阐明了同生构造和沉积体系对富煤带展布的控制,建立了新区预测的理论基础。他考察了岱海等七个现代断陷湖盆,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断陷盆地演化和沉积体系配置的模式,并成功应用于煤及储层预测。基于一系列典型盆地研究的经验,他和团队总结概括出的盆地分析研究思路和方法体系被许多产业部门应用。这一阶段的开创性的探索成果先后获国家和省科技大会奖、地矿部科技成果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其代表性专著《断陷盆地分析与煤聚集规律》获国家优秀科技出版物二等奖。1986年国家人事部授予李思田教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李思田教授从大区域地球动力学背景研究盆地形成和分布规律,在地跨中、蒙和俄罗斯外贝加尔地区的200万km2广大范围内,分析了裂陷作用的地球动力学性质,首次划分出200多个含煤、含油气盆地组成的晚中生代东北亚断陷盆地系,揭示了150Ma以来发生于东北亚洲最为重要的一次变格运动。此成果是对断陷盆地多年研究的理论升华。论文发表于《中国科学》等刊物,并在国际大陆裂谷会议上宣讲。

  
80年代中期,李思田教授从神木-榆林地区特优质煤资源的发现,预见到鄂尔多斯可能成为我国未来较洁净能源的最重要基地,遂带领一批师生进行了预研究。之后,全心投入了地矿部重点攻关项目“鄂尔多斯盆地煤聚集规律及其与油气的成因联系”。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之一,他致力于项目整体构思和组织实施,同时还承担了以神木大煤田为中心的重点课题,探索了在大型陆相盆地条件下进行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体系。精细古地理重建,揭示了优质富煤单元与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成因关系及其分布规律,为我国最重要的优质动力煤基地的长远勘探、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他直接从事研究的课题获部科技一等奖。部分成果作为特邀报告1989年在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湖泊分会宣读。

  
李思田教授在陆相盆地研究上的成果得到了国外同行的重视,1993年在牛津大学以鄂尔多斯盆地沉积体系研究为主题讲学,主持者原国际沉积学会主席Reading赞扬他的研究特点是把精细的沉积学研究与盆地整体分析的出色结合。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上李思田教授被推荐为非海相沉积学和盆地分析两个专题会议的主持人,1996年应邀在科罗拉多矿院以VANTUYL讲座名义作了“鄂尔多斯陆相层序地层及深切谷沉积”学术报告。

  
面对国家对油气资源的需求的急迫形势,上世纪90年代与胜利石油局合作,以找寻隐蔽圈闭为目标进行了以高精度陆相层序地层为主的整体性研究,提出了大型断陷湖盆的层序构成模式,揭示了储集砂体在层序地层格架和同生构造系统中的配置规律,成功地指导勘探其方法并得到广泛推广。以胜利石油局为首的合作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当前世界找油气难度日益增大,更需要新理论指导,李思田教授将研究集体的工作集中于沉积盆地动力学及盆地流体等当代前沿领域。他们与海洋石油总公司及科研院所共同组织了多学科科研集体,选择南海这一最佳天然地质实验室为基地,在两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研究中,经十年奋战,对南海北部重要的含油气盆地的沉积、构造、热流体活动和深部背景进行了动力学分析;从当代地球动力学理论做出了新解释,提出了以深部控制为主的盆地动力学模型;在异常高压与高温条件下含烃热流体的幕式突破的机理、输导系统及成藏模式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研究集体于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系列在国际同行中有较重要的影响,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为首共同完成的《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分析与油气聚集》和《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两部大型专著是十年奋战的综合成果。

  
在深入研究典型盆地的同时,他着眼于更广阔背景,即中国及邻区环太平洋带构造演化深部动力过程与盆地的关系,揭示了中国东部和近海新生代盆地演化的多幕裂陷和多幕反转等动力学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重要意义。在多年工作基础上,他与海洋石油总公司合作,主编了中国近海盆地和坳陷分布图,对盆地和富烃凹陷在板块构造格架中的分布规律和动力学类型提出了系统认识。成果已被用于海上油气勘查的战略性分析,并应邀在31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宣读了与龚再生教授合作的特邀报告。

  
李思田教授自1952年进入地质战线的行列,50多年来始终为地质科研及教育事业勤奋工作,把责任和热爱作为动力,严谨治学、执著追求、不畏艰苦、力求创新,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教师,他言传身教,已指导毕业了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共70余名,其中大多数已成为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和新一代学术带头人;他的科研集体是一个由一批优秀中青年组成的勇于创新、团结奋进的团队。访问中,李思田教授多次强调他的每一点成绩都是科研集体共同奋斗的结晶,他说,没有合作单位的支持,没有团队的同心协力,就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成绩。他爱护同志,尊重工人,在工地上与他们同吃同住同打拼,他深知一项科研成果的取得凝聚着每一位参与者的心血和智慧,他的谦逊与亲和也赢得科研集体和工人们的尊敬。

  自70年代以来,李思田教授在国内外发表或合作发表论文130余篇,专著12部(第一作者6部)。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19次,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次、部级一等奖3次、省部级二等奖5次。曾应邀在牛津、剑桥、伯克利等6所大学及加、日地调局,Lamont地球观测所等单位作学术报告;多次主持国际学术会议的专题讨论会。1986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0年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授予“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奖,1999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李思田教授在科研学术上能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他50多年艰苦执着的努力和创新精神,但他却谦虚内敛,将功劳与老一辈专家、同行、同事及朋友在自己人生奋进的征途上给予真诚帮助支持与合作联系在一起。如今,年满70岁的李思田教授并没有就此止步,依旧保持着那颗朴实、执着、炽热的心,一如既往地奋战在第一线,作为“国家油气资源选区”等国家项目专家组成员,为我国能源事业的未来发展而尽心竭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