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image1]][[/center]] 在若尼峰营地等待好天气。 [[center]][[image2]][[/center]] 德庆欧珠和队友在玉珠峰顶峰。 [[center]][[image3]][[/center]] 攀登中国和尼泊尔边境的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峰。
和德庆欧珠约在中国地质大学里的一个奶茶店。这是一个典型的西藏男孩,藏名chengrodu,修长,健硕,皮肤黝黑,脸上还有几颗痘。不同于一般的西藏男孩,他说着一口颇为标准的北方普通话。我问他普通话为什么说得这么好,他害羞地说,可能是加入国家队后,在北京接受了很长一段训练的缘故。
这个看似有点内向的男孩,在几年时间里已成功征服国内外大大小小二十几座山峰。
2006年,18岁的他登顶珠峰,成为国内登顶珠峰最年轻的人。
2007年、2008年又连续登顶珠峰,三次登顶8201米卓奥友峰。
2008年,入选北京奥运火炬珠峰传递登山队,成为登顶的19名火炬手之一。2009年勇闯西藏与云南交界处、世界最危高峰之一,6805米的若尼峰,第一次将人类的脚印留在这座山峰上。(见习记者 庞伟红 采写)
家在珠峰下
德庆欧珠生于日喀则定日县扎西综乡,珠穆朗玛峰脚下,是每个珠峰登山队的必经之路。耳闻目染之下,德庆欧珠从小就对那些登顶的人心生崇敬。“每次看着他们从家门前经过就特别高兴,当时还不知道登山意味着什么,但也梦想着哪天能像他们一样,将这个世界第一峰踩在脚底下。”
2004年,是他二十几年人生里最重要的一年,他开始朝着梦想进发。从小玩到大的邻居死党有一天告诉他,他报考了国内最专业的登山学校——西藏登山学校,他要学习各种专业登山技巧。从前,登山只是游戏,如今,有一个机会去学习真正的登山,这让德庆欧珠心动了。刚初中毕业的他不顾家里人的反对,跟死党一起报了名。
“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孩,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父母是非常传统的人,不同意很正常,况且登山确实有危险,我能理解。”让德庆欧珠欣慰的是,从2005年他成功登上第一座山起,父母开始理解了他的选择。
从小生活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西藏,这让德庆欧珠拥有了得天独厚的登山条件。2005年4月,他登上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峰——7206米的宁青康沙山。当时没有任何登山经验的他,饿着肚子就出发了。经过八九个小时与体力的较量,成功登顶,可是饿得什么兴奋的感觉都没有。“后来师兄给了我一瓶果粒橙和一块巧克力,才勉强回过神来,原来山顶的风景这么美。”回忆起第一次登顶,问他感触最大的是什么,他说,能够在安全的条件下登顶是最值得开心的事,“我们经常要直面生死,雪崩、裂缝(冰壁裂开),每一个细节都会使我们命悬一线,每一次安全地登上山顶比什么都值得开心”。
一次疏忽差点失去手指
2006年,18岁,德庆欧珠登顶珠峰,成为国内年纪最轻的登顶珠峰的人。两年后,入选北京奥运火炬珠峰传递登山队,又成为北京奥运火炬珠峰传递登山队队长王勇峰和尼玛次仁校长的随身摄像,这是他登山以来最辉煌的一笔,但也就是在这一次,他差点再也没法登山。
那次,他为了灵活和方便脱下了防冻手套,换上了一副轻巧的手套,导致承载摄像机绝大部分重量的右手中指冻僵了。冻僵的指头已毫无知觉,他有点后悔自己鲁莽的决定,怎么办?难道放弃?当然不能!为了保持中指血流通畅,他使劲地用冻僵的中指去敲岩壁,直到皮肤磨损流出血来。旁边的队友也时不时回过身来用热水搓他的手,希望能够保持手的温度。
这是德庆欧珠2008年5月攀登珠峰时的惊险一幕。他淡淡地说在登山和攀岩中受伤很正常,刻意去淡化成就和光环。当他把已复原的中指给我看的时候,我依然心惊胆战。那年他刚被中国地质大学录取,如果被迫截肢怎么办?中指是使力的关键手指,如果因坏死而被截除,那他的登山之路将就此断送。“事后我也有非常害怕,如果因为这一次的疏忽让我这辈子都不能再从事自己喜欢的登山运动,我会遗憾一辈子的。这次事件也让我在以后的登山过程中学会保护自己,算是一次血的教训吧”,德庆欧珠说。
半截玉米肠找回来时路
2008年9月,德庆欧珠来到中国地质大学政法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学习,“当初西藏登山学校的校长让我选择管理专业就是因为西藏缺这种人才,希望我能回去帮他管理登山学校。我的文化课相对较差,所以我得花更多时间来学习,但我也训练和功课两不误”。
2009年,经过几次事先侦查,德庆欧珠所在的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和日本神户大学登山队一起,朝西藏云南交界处的若尼峰进发了。此前,还没有任何人攀登过这座山峰,它属于未被开垦的“处女地”。
“那天上山的时候天气还好,下山时比较糟糕,大雾大风。”当时能见度仅2米,上山时做的标旗全部看不到了。“眼睛根本起不了作用,不知道该往左,还是该往右,我和我的搭档,只能一个人保护另外一个人,摸索着往下。到半山腰的时候,我的搭档掉进了悬崖的裂缝中,幸亏我反应还算敏捷,及时抓住了他。”
经历了这样的惊险,他俩再也不敢贸然行动了。等了半个小时左右,他突然看到两米开外有半截玉米肠,正是上山时吃到半路掉了的那根,这让他看到了希望。但也就在这时候,雾也慢慢散开,顺着这条路,他们终于安全下山了。
·对话
在北美最高峰遇见极昼
长江地理:在你看来,登山和攀岩的最大不同在哪里?
德庆欧珠:登山成功与否,在于所登之山的高低,山越高成就越大,节奏较为舒缓,不在乎时间长短。而攀岩属于竞技类项目,在乎速度的快慢,同一高度,越快者成就越大。登山和攀岩其实是密不可分的,登山的时候,你可能需要攀岩的技巧,攀岩的时候你需要登山时锻炼出来的体力,二者互相促进。
长江地理:登山都是一个团队一起,或者至少两个人,登山中团队协作是不是非常重要?
德庆欧珠:是的,登山很在乎团队协作的能力,因为登山随时会出现危险,如果一个人登山,就算是掉下一块石头把你砸伤了,也没有人救得了你或者为你呼救。我和我的队友一起搭档两三年了,在登山过程中培养了默契,互相保护,将人为的危险降到了最低。
长江地理:从登山中收获了什么?
德庆欧珠:登山磨炼了我的心智,也让我获得了更多朋友。登山需要莫大的勇气和超强的意志,有时候100米的距离需要好几个小时的奋斗,这就需要坚持。同时,在高山上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清醒的头脑是必备的,它让我更加坚强和睿智。登山让也我结识很多朋友,与他们成为朋友是我的幸运,我想不管我将来做什么,这些朋友一定会是我最好的资源和后盾,因为这是经历过生与死才建立的友谊,是最珍贵的感情。
长江地理:你登过时间最长的山峰是在哪里?
德庆欧珠:是北美最高峰麦金利,那次登山持续了20多个小时,没有任何休息时间,是场体力持久战。那20多个小时,都是白天,因为该地纬度太高,出现了极昼,与正常的白天不同的是,一半的白天有太阳,一半的白天没太阳。
长江地理:在登山领域里,你最敬佩的人是谁?未来有何打算?
德庆欧珠:我们西藏登山学校的校长是我最敬佩的人,他以前是一个射箭运动员,1999年创办了这所学校,刚开始只有20个学生,条件艰苦的时候,没有固定的校舍,他就在车后面挂一块黑板开始上课。现在学校有了固定的营地,学生也发展到四五百人了。等我大学毕业后,我会回到那里,继续从事我喜欢的登山运动,不管是做教练还是管理,我都能胜任。
德庆欧珠
1988年生,西藏人,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队长。2004年,初中毕业的他考入西藏登山学校,2008年进入中国地质大学政法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学习。喜欢登山和攀岩,喜欢挑战,三次登顶珠峰,已成功征服国内外大大小小几十座山峰。
上一篇: [国土资源报]传递科学魅力
下一篇: [长江日报]两美女学姐做军训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