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博物馆:地质科普进社区
全国科普宣传日,中国地质博物馆作为承办单位之一,在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地质科普广场开展了主题为“感受科学、享受科学、健康生活”的科普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中国地质博物馆除了利用展板向公众展示了自然灾害、生命演化、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知识,同时还展示了恐龙蛋、鸟化石等古生物化石标本以及蓝铜矿、孔雀石、黄铁矿等精美的岩石矿物标本,让公众能够触摸到实物,科学地认知地球,亲身体验大自然造物的神奇。
欧阳自远:为学生讲探月故事
不久前,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走进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中心小学、安顺职业技术学院,为师生讲述探月故事。
欧阳自远院士从探月的意义、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月球探测的历程与成果、21世纪人类开展深空探测的对象等方面,把人类太空科学史上的成果、中国太空科学事业发展的伟大壮举呈现给大家。图文并茂的PPT,通俗易懂的语言,赢得现场听众阵阵掌声。
欧阳自远院士坚持开展科普工作,平均每年要做40~50场科普报告。但到双堡镇农村作讲座报告还是第一次,欧阳院士说,如何将科普送到广大农村,是科学工作者需要思考的。
地大(武汉):逸夫博物馆迎八方观众
9月18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全天免费对社会开放,该馆以地球形成和演化、生命起源与进化、保护地球、保护生物多样为内容主线进行科普教育,并安排了1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做讲解员,当天接待中小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3100多人次。《沧海桑田—46亿年的地球》、《生命起源与进化》、《神奇的恐龙家族》、《十二月诞生石》等科普材料,融科学性、知识性、通俗性、趣味性于一体,深入浅出地讲述地球的沧桑历史、生命的进化过程、矿物岩石、珠宝玉石、矿产资源等地学知识,使观众百读不厌。
据悉,今年9月至12月,武汉市将举行10场讲座,逸夫博物馆馆长徐世球教授等受邀为武汉市民进行地震等相关知识讲座。
上一篇: [荆楚网]我国石油富铁资源短缺
下一篇: [长江商报]德庆欧珠:18岁就登顶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