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近日,教育部内地与港澳高等学校师生交流计划之“美丽长江”地质地貌实践考察和荆楚文化交流活动顺利结束。十天来,澳门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26名师生,聚焦地质长江、文化长江、科技长江三大主题,通过视、听、学、察、悟等形式探寻美丽长江,领略荆楚文化,共话长江大保护。
交流团在链子崖开展地质地貌实践考察 连家馨摄
长江滋养着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而它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两校师生前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秭归产学研基地,聆听地学科普讲座,开展地质实践考察,了解长江地质地貌演化,在学习和研讨中探索地质演化与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
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湖北是长江干线流经里程最长的省份,从先秦时期的云梦泽开始,这里便孕育出长江文化的代表性样态——荆楚文化。
在湖北省博物馆、黄鹤楼、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屈原故里等标志性荆楚文化场馆,师生参观展陈,走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青铜冶铸,同学们边学边记、边走边悟,在精神的深度沉浸中窥见长江文明的千年文脉。
湖北地处“长江之腰”,拥有长江最美、最长的岸线,是长江流域重要水源涵养地和国家重要生态屏障。新时代湖北如何创新发展?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
在三峡大坝、湖北省科技馆、武汉高新技术企业,师生们走近大国重器、头部企业,了解新质生产力的具象样态,在学习和交流中感知湖北创新发展和科技前沿,悉心把握国家发展的“脉动”。
在活动总结交流会上,澳门大学吕志和书院姚俊杰同学难掩兴奋:“这次活动我收获了友谊,领略了荆楚文化,深入感悟到祖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最为特别的,是从地质学的角度,我认识到人类生命的短暂、生态文明的重要,我将在有限的生命中传承爱国爱港爱澳优良传统,努力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
交流团探访屈原故里 李晗菲摄
“感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精心组织和热情接待,本次活动促进了两校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增进了彼此的文化理解,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我相信这次活动会为深化两校交流注入新活力。”澳门大学吕志和书院副院长周国晖说道。
“澳门大学与我校情谊深厚,去年,我校原创话剧《大地之光》在澳门大学两度上演,李四光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精神闪耀在濠江两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副书记王甫谈到:“今年,为了迎接澳门大学师生一行,上好‘文化交流课’‘地学科普课’‘长江大保护课’‘国情认知课’,我们做了精心准备。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多元化的教育交流平台,促进更多青年学子之间的交流与成长,不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汇聚青春力量。”
据介绍,自2013年开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依托地学学科优势,为港澳学生开设具有地质特色的高水平国情教育类精品课程和实践体验活动,学校先后与香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联合举办“三峡地区地质、资源、环境野外教学和研究”活动和“楚汉文化及柴达木盆地野外地质考察研习”活动,增进了高校间的交流合作,有效促进了港澳青年与内地青年的交流交融。(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 通讯员 李爽 何清吟 刘明辉)
链接:寻踪长江 探秘荆楚:澳门与内地青年在湖北共话长江大保护
(原载 光明日报客户端 2024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