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光明日报客户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打造行走在乡间的青春课堂

发表时间:2021-08-27作者:网站编辑:路明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2021-08-22点击:

  2017年底,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全国首建“大学生乡村振兴学校”,以培养未来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发展领袖人才为目标,以社会实践及考察调研为主体,打造“乡村振兴”育人品牌。至今,学校已与云南保山、湖北恩施等5个省份8个市县共建“乡村振兴学校实践育人基地”,按照“一地一模式”“一地一特色”的思路,引导学生长期驻点开展“乡村振兴系列”主题实践,共有70余支专项社会实践团队,1000余人次开展驻村实践活动,打造了“行走在乡间的青春课堂”。


  在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接力赛中,“引源筑梦”乡村振兴专项社会实践团56名地大学子赓续传承,情牵云南施甸,搭建爱心“云课堂”答好乡村教育振兴的时代答卷。32天精心研讨、22天线上课堂、120份备课教案……他们通过云上集中授课、视频一对一辅导、教案个性化定制的方式,持续帮扶云南施甸县第二完全中学的英语教育。


  珠宝学院杨丁华已经是第二年参与“云课堂”活动了,她说:“每次上完课学生给我反馈说我讲的很详细很好,我就特别开心,我希望我永远可以成为一束照亮别人路的光。”


  在广西柳州,学校与地方政府打造“市-乡-村”三级联动政务实习实践模式,引导青年学生走进干部群众、深入田间地头、增长知识才干。15位实践队员发挥专业优势,在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同练瑶族乡、和平村开展基层政务实习实践。


实践队员随驻村工作队进行蓝莓产业验收。

  孙一鸣是专项社会实践队员,有个场景到现在记忆犹新。她说,我们与驻村工作队同吃、同住、同工作,在跟着他们村里去验收蓝莓种植的时候,一户村名们拉着他们的手说道:“你们就像是我们的亲人一样,帮我们脱贫致富,过上了好日子。”


  “没有到基层身处一线、服务群众,就不会理解基层工作的繁杂和不易;没有在乡村脚踩泥土、走村串户,就不能体会驻村干部为乡村振兴伟大事业的艰辛和付出。”实践队员谭宇君在开展入户调查时讲到,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更加坚定了她服务基层的志向。


  “邻里团结、家庭和睦可以积分,成功调解矛盾纠纷可以积分,举报违章建筑、破坏环境等行为可以积分……”在湖北荆门漳河新区漳河镇却集村实践队长郑雯琪学习了全国首个积分制管理试点模式。


  “我们在走访中了解乡村治理成效,在调研中总结治理经验,真正跳出书本,用实践丈量世界,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公共管理学院宋泽文是实践团队成员,她与其他实践队员历时10余天,深入4个村庄200余户开展访谈,收集整理乡村治理信息和访谈报告100余份。


同学们在荆门市田间地头走访农户了解农作物耕种情况。

  在荆门,学校与漳河新区探索了乡村善治调研为核心,以党史教育宣传、乡村基层政务服务为落脚点的乡村振兴实践方式。实践队员通过担任4村的村长助理,参与乡村党建政务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这次夏令营活动和我们预想的不一样,虽然比平时上课运动量要大,但是每天都很快乐,每天都有收获。”“心动力”夏令营营员张红斌同学在参与了心理团体辅导后讲到。


  2021年5月,学校与湖北恩施巴东教育局共建“乡村振兴学校实践育人基地”,依托心理科学与健康研究中心,聚焦青少年心理关爱服务,实施心理关爱“六个一行动”。在暑期,学校积极组织心理专家和学生心理志愿者深入恩施巴东长岭中学、水布垭中学开展“心动力”成长夏令营,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每当看到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的微笑,我就开心了,希望山区的每个孩子都能有一颗阳光的心灵。”一场音乐辅导团体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姜雅奇说道。今年假期,她和实践团队一起带领125位中小学生开展夏令营,通过音乐欣赏、体育运动、自然教育等团体辅导课程,帮学生们放松心态、陶冶情操,培养独立人格。


  青春山下,奋斗强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青年大学生以“乡村振兴学校实践育人基地”为依托,走村入户“访民情”,学习总结“探奥秘”,调查研究“谋发展”,用实践和真知谱写青春“乡约”,用奋斗和担当唱响“强国”赞歌。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 通讯员魏海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