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腾冲市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珠宝学院(以下简称“珠宝学院”)组建之际,作为教育部赴滇西的挂职干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副院长尹作为被派到珠宝学院任院长,在云南的“极边之城”腾冲扎根两年,行走在边疆教育扶贫路上,尽职尽责推动着珠宝学院的发展。
因教育部定点联系滇西边境山区脱贫攻坚,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因扶贫而生”,总部设在大理。该校是由教育部和云南省共建的全国首批应用技术型公办本科高校,是云南教育综合改革重点项目。2017年5月,珠宝学院正式组建。因具有接近翡翠原产地缅甸的区位优势,珠宝学院也被称为“国门学院”。
尹作为的挂职即将结束,回忆挂职两年,他感触良多。“本来挂职期是一年,后来在各方挽留之下我又多留了一年,当然,更多的是因为不舍。”尹作为说。
珠宝学院与云南行知探索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殚精竭虑 与学院共同成长
刚到珠宝学院时,学院正在建设施工,周边都是荒地,尹作为就住在工地上,克服着生活的艰苦,陪伴学院一步步成长。
“最不习惯的就是饮食,我是北方人,食堂没有面食,一年多下来,瘦了十几斤。”尹作为说:“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坚持努力工作,因为我们知道珠宝学院承担着它特殊的使命,它能够实现‘创办一个学院、振兴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群众,传承一方文化’这样的作用。”
从无到有,从一片荒地到一座花园式的学院,现在珠宝学院已初具雏形,新建楼栋错落有致,校园绿化正在进行,3栋实验实训楼投入使用,在校生已达451人。
珠宝学院规划图
事必躬亲 促学院长足发展
2017年尹作为撰写了《珠宝质检与实践教学平台建设项目》申报书,申报书和可行性报告等材料达1万字,顺利通过教育厅和教育部专家组审定,获批400万元资金,实现了本科教学实验的需求。
“学院要长足发展,专业才是根本,在我国经济增长和居民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符合消费升级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专业群才有吸引力。”尹作为说。
目前在尹作为和学院老师的努力下,珠宝学院已开设产品设计、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休闲体育、工艺美术4个本科专业和工艺美术品设计、珠宝首饰技术与管理、休闲体育3个专科专业。其中休闲体育本科专业是云南省第一所开设此专业的本科院校,珠宝文创产品专业群、户外运动专业群、旅游(温泉康养等)专业群也已经被确定下来。
为将珠宝学院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国门学院”,尹作为四处奔走,带队到缅甸进行招生宣传。目前已有5名缅甸籍学生在珠宝学院就读,在学院成立的第一年,开创了招收国外学生的先河。
珠宝学院得到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东北师范大学和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对口帮扶,探索出了“企业导师制”教学模式,在全国范围内精选玉雕大师、玉器鉴定、珠宝营销等领域专家作为企业导师对学生进行专业辅导,让学生更好地对专业学以致用。
不仅如此,在尹作为的带领下,珠宝学院采用了“引企、引资、引智”入校,与10多家企业合作,建立“校中厂”实训基地,吸引用人单位赞助优秀在校生。
尹作为在给学生上课
积极探索 产教融合带动一方产业
滇西边境山区是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涉及云南10个州市,集少数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于一体,贫困面广、程度深。与一般学校不同,因扶贫而生的滇西应用技术大学里,贫困生比例也高。珠宝学院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占总学生数量的比例超过12%。
“为让贫困生安心就读,学院尽其所能。而学生最关心的,还是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办好‘扶贫大学’,关键在于瞄准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利用好贫困地区独特的资源,就能为贫困地区装上‘发展引擎’。”尹作为说。
两年来,尹作为不仅上好学生的专业课,他还面向社会开展GIC“翡翠鉴定师和”珠宝鉴定师培训,目前已举办8期,培训范围辐射保山、德宏、大理、丽江、楚雄等地区,为社会培养了近300名珠宝鉴定人才。
尹作为介绍,珠宝学院总占地面积500亩,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预计2020年学院在校学生将达到1000多人,2021年将达到3000多人,而未来珠宝学院定位为5000人的办学规模。
两年来,他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认可,在4月23日教育部召开的2019年教育部直属系统脱贫工作推进会上,尹作为代表了滇西大组发言。
“一年云南行,一生云南情。”尹作为说,两年的挂职期,他对腾冲充满了留恋与不舍。挂职期即将结束,尹作为说:“我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得抓紧时间。”(完)(杨荣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