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爱心支教 情暖留守娃

发表时间:2016-03-23作者:网站编辑:路明来源:地大之声点击:

  

  (通讯员孙嘉聪 唐双)日前,2015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评比中,我校“夏心续梦”赴山西爱心支教团获评“全国优秀团队”。

  “夏心续梦”支教团已连续三年组织队伍奔赴山西进行支教活动。2015年夏天,支教团联合湖北其他高校,共组建了4支支教队伍,共72名同学,其中两支地大分队,一支湖北工业大学分队,一支湖北中医药大学分队,前往山西省曜头村、庙坪村等4个村庄进行了为期20天的支教。共帮助学生700多人,新增资助8个贫困儿童。

  基础教育与心理帮助同步

  2015年7月12日,队员们到达村里,支教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支教队员将前来上课的100多位孩子分成5个班,其中3个小学班,1个初中班,1个高中班。

  在课程设置上,除了语文、数学、自然科学等基础课程,绘画、折纸等培养孩子兴趣的“七彩课堂”,今年,支教队还新增了“法律讲堂”和“心理讲堂”,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同时,支教队员们还组织了运动会和音乐会课外活动,与孩子们亲密互动,增进了友谊。

  材料与化学学院大三学生郭科赶是本次支教队的队长,他回忆说,“村里面大多都是留守儿童,除了教授孩子们知识,我们更多的是希望温暖他们的心。”

  “小学组”二班有一位小女孩,课上,支教队员们注意到她经常目光呆滞,并且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答非所问,不能跟上节奏。通过家访,队员们惊讶地发现,她的妹妹格外聪慧伶俐,姐妹俩反差甚大。原来,小女孩身患耳疾,长年独自与奶奶生活在农村,妹妹则跟随打工的父母到城里上学。由于家庭条件和自身缺陷的制约,小女孩的世界是闭塞的,姐妹俩也因此矛盾重重。为了帮助她,队员们与她的姑姑进行交谈,返程后进行公益宣讲和募捐,通过校内的“花蕾助学留守儿童成长助力计划”共资助小女生750元,并将在未来对她进行持续关注。

  支教路上,感动促使“我们”前行

  支教活动中,根据实际情况,队员们需要不断调整课表和更改计划,同时还要自行解决吃饭住宿问题,甚至会出现吃不上菜的情况。“村民们很热情,孩子们很听话、好学,这些都让我们不能放弃。”郭科赶说。

  正式支教前,团队派出了先遣队来支教地进行安排和招生,最终招收了100多个学生。正式开课后,一位老奶奶领着自己的孙女前来上课,出于安全和教学物资不足的考虑,郭科赶坚决不再接受学生。老奶奶连续三次带着孙女赶来,拉着老奶奶的手,看着她苍老的面庞和渴望的眼神,大家陷入了两难。最后,在与前队长商量后,郭科赶同意接受老奶奶的孙女,并主张把办公桌撤出来,做小姑娘的课桌。

  “老人们对自己孙子、孙女受教育的渴望,让我深受感动,这也让我们感觉到任务很重。” 年迈的老爷爷,推着车子,载着一大袋土豆来送给老师们,并恳求他们多帮帮孩子们。

  队员们还发现,村里很多小学就辍学在家的孩子。希望通过这短短20天的支教,能给予孩子们的不只是学习知识,更多的是学习方法和学会思考,也包括为人处事,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能力改变现状,走出大山。

  适当宣传,支教重在持续长久

  这次支教,郭科赶最大的收获不是教会了孩子们多少知识,也不是锻炼了自身的能力,而是他深深明白了“宣传”对于支教的重要性。

  “如果我们做支教只是20天,那并没有多大作用,支教重在持续长久,而宣传能让更多的人关注并参与进来”,郭科赶说。
 
  今年,利用山西晋商商会提供的爱心资金,支教团给山区的孩子们又带去了100多本书籍,增加了“爱心书屋”的书籍量,至今,书籍共有300多册,未来他们更希望与“南望书屋”建立联系,为孩子带去更多的书籍。另外,也购买了一些教学用品赠与孩子们,并拿出部分资金用于奖励。

  之后,“夏心续梦”赴山西爱心支教团会继续加强与我校山西老乡会和山西晋商商会合作,并与学校一些其他支教社团建立联系。“如果大家做的事都一样,那一起做力量肯定更大,产生的效果也更好。”学校“花蕾计划”的设立也为他们资助山区孩子提供了很多便利。

  “我是一个山西人,对于我来说,若是能带着孩子们走出山区,这是荣幸,也是对家乡的回报。”未来他们并不会在其他地方建立支教点,而是将山西的支教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