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广兴)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测绘遥感系2021级本科生甘淏柽完成为期两周的自然地理与地质学实习后,在实习报告中写道:本次实习强化了我们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了专业实践能力,更加深入地认识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今年的实习面临疫情防控和高温天气的双重考验,比往年更具挑战性。测绘遥感系副教授刘福江在教学科研之余,长期投身青少年科普实践教育和研学工作,多次到秭归指导学生实习,经验丰富,他主动担任今年的实习队长。为保证实习顺利进行,他很早就制作了备选实习路线的相关资料,并通过手机小程序推送给老师们,供大家提前学习。
刘福江团队自主研发的三峡秭归野外实践教学服务小程序的主界面
8月9日,由12位教师组成的实习带教团队,提前一周赴秭归开展现场备课。每到一处,老师们边听刘福江示范讲解,边记录野簿和笔记,快速熟悉实习内容,实现教材理论知识和野外真实环境的对应。考虑到学生的专业背景和基础,备课阶段着力发掘实习内容与学生专业兴趣的汇合点,因材施教,力求将实习内容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学术性有机结合。由于本次实习人数多,有些点位路面狭窄,备课过程因地制宜,根据现场情况研究教学组织方案,确保师生安全和实习效果。
实习老师在王家湾奥陶纪赫南特阶金顶子备课期间的集体照
结合现场备课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比较、充分调研,最终确定了高家溪前寒武底层观察与描述、链子崖地质灾害及古生物化观察、郭家坝烟灯堡柑橘示范园综合调查等十条实习路线,并安排了两条备用实习路线。这些实习路线涉及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旅游资源、社会与经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与测绘遥感专业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密切相关。
内容充实,形式多样
为了使学生加深对实习内容的理解,更好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实习团队携带了无人机、光谱仪、叶绿素仪等专业设备,在实习过程中安排了一系列学生可以参与的环节。
刘福江在月亮包授课
在高家溪,学生学习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亲自动手测量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等产状要素;在月亮包尾矿库,利用光谱仪和叶绿素仪检测植物生长健康状况;在链子崖峰顶和三峡大坝,借助现场的角反射器和GNSS天线,学习地质灾害监测和大型工程形变监测的原理和手段;在张家冲,学生根据卫星遥感地图进行目视解译,并识别不同作物的种类和特征;在柑橘园示范基地,大家认真听取当地管理人员的介绍,并亲身体会测绘遥感技术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前景。通过将专业特色与生产实践典型案例相融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拓宽了专业应用的领域。
柴波教授、郑承志教授、袁晏明教授和张志教授等作学术报告
在野外实习之余,学院还安排了四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学生抵达实习基地当晚,柴波教授为大家介绍了秭归地区的地质环境,为后续实习预热铺垫。20日晚,湖北省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郑承志教授引经据典,系统讲解屈原文化,为大家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屈原形象。23日下午,袁晏明教授结合自己野外地质工作经历,为大家上了一节生动的思政课程,在场师生对地质工作和地质学前辈的家国情怀肃然起敬。25日晚,实习接近尾声,张志教授作了题为《天眼看地貌》的报告,介绍了遥感等先进对地观测技术对于地质学研究的贡献。师生都非常珍惜与讲座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不顾实习归来的疲惫,早早来到阶梯教室,认真聆听,积极互动,每场讲座都座无虚席。
忘我辛劳,勇担使命
8月的秭归,酷热难耐,备课和实习期间,连续多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每天气温都超过40摄氏度。12位教师在刘福江的带领下,冒着酷暑,跋涉在崇山峻岭之间。特别是备课期间,时间紧、任务重,一天跑两三条实习路线是家常便饭,往往早上七八点出发,要到下午两三点,甚至更晚才能返回实习基地。晚上还经常要讨论准备第二天的实习内容、安排讲座、批阅学生的野簿等,一直到深夜。
12位老师中既有第一次带实习的老师,也有经验较为丰富的老师,二十天来,他们放弃了假期陪伴家人的机会,克服困难,全力以赴。大家虚心学习、一丝不苟,并且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互相帮助,经常为了搞清一个问题讨论一路。
野外陌生的环境复杂多变,虽然大家都做足了安全措施,也还是防不胜防。多位老师被昆虫叮咬,刘福江在一次实习中被野蜂蜇伤,胳膊局部肿胀严重,但他顾不得太多,简单处理后忍着疼痛继续带同学们实习。在链子崖景区实习时,几位老师脚旁窜出一条小蛇,所幸被现场工作人员及时处置。
即使这样,在20天的备课和实习过程中,没有人叫苦叫累。因为大家心里都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使命,那就是让学生在实习中收获更多,将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相结合。
月亮花谷实习时的师生合影
(编辑 赵婧萱 审稿 陈华文)
下一篇: 大学生带领小学生“玩转”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