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记者 魏翠翠 南方周末实习生 王尔宜 许语芹
图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东校门。(受访者供图/图)
作为一所典型的学科特色型大学,位于武汉的中国地质大学培养出不少知名校友,比如“嫦娥一号”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双奥总工”、国家工程师奖获得者李久林等。不过,作为一所国家“双一流”高校,地大的王牌学科虽然实力很强,但相关专业在社会上却显得“高冷”。
所谓学科特色型大学,是指在相关学科领域形成明显比较优势和显著特色的大学。除了地大,还有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等,它们此前都被称为行业特色型高校,多是在1952年院系调整时由综合性大学的院系或专业分离出来而成立。2000年前后,这些高校大部分被划归地方,少部分划归中央部委直属,由此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984年,王焰新来到地大读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工作至今,从2010年12月起担任地大校长,并于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因为学校的名字带着“地质”二字,王焰新经常被人问:你们还有这些非地学的专业啊?你们还做这些非地学的研究啊?他也经常半开玩笑地回答:这不奇怪啊,姓高的就只能一辈子住在高家庄吗?叫交通大学的就只能研究交通吗?没道理嘛。
王焰新解释,他说的“没道理”,实际上指的是很多人缺乏对高等教育发展基本规律的认知。不管大学叫什么名字,从小到大,从单一或少数几个学科发展到多学科,是世界一流大学共同经历的发展轨迹。
执掌地大十余年来,王焰新一直在探索学科特色型大学的发展之路。就此问题,2024年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接受南方周末记者专访。
南方周末:在地大学习工作40年,你感受到的学校最大变化是什么?
王焰新:首先,地大从比较单一的学科变成多学科,这是历史性的转折。我刚来学校时,它叫武汉地质学院,虽然地质专业很强,但仅有几个系,专业很窄。
其次,办学规模也在扩大。我读研究生时全校研究生只有两个班,50多人,2023年学校一年就招收硕博士研究生4700多人。除了师生规模,办学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也有长足发展。
南方周末:对于地大这类院校,相较于学科特色型大学,大家更为熟悉的称呼可能是行业特色大学,你认为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王焰新:行业特色型大学是从大学与特定行业的关系来定义大学,而学科特色型大学则强调回归到大学自身的学科专业结构。
更重要的是,从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来看,过去的行业特色型高校的服务面向都已经发生重大改变。因此,用“学科特色型大学”来指称它们更为合适,也更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
南方周末:这类高校建立的普遍性背景是什么?
王焰新: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对专门人才的需求,政府主导对综合性大学进行院系调整,在保留文理基础学科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将应用性学科专业剥离出来,或独立建院,或重组建院,建立一大批专门学院。这些院校多隶属于各工业部门,涉及地质、矿业、医药、农业、水利、交通、建筑、纺织等众多领域。
在行业部门主管下,很多高校在几十年里仅有几个专业,面向特定行业需求培养人才。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日益宽松,行业性高校也纷纷拓展办学领域,开办新专业。
南方周末:与综合性大学相比,你认为学科特色型大学具备哪些优势?
王焰新:在首轮“双一流”建设中,入选的98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有76所是学科特色型大学;学科特色型大学入选“双一流”建设的学科共计180个,约占所有入选学科39%。这些高校长期深耕特色学科领域,在相关学科专业具有深厚的积淀和底蕴,具有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天然优势。
此外,它们与国家及地方性的行业、产业的联系更为紧密,一些高水平学科特色型大学甚至在某些领域具备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最直接的例子,涉及行业类的两院院士很大一部分来自行业院校的培养。
总体来说,学科特色型高校的特殊性,使其具有和学术前沿、行业产业紧密结合的特征,能够有效汇聚国家所需要的关键领域的人才和科创资源,从而成为人才中心和科创高地。
举个例子,2023年11月,根据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的统计,中国内地有16所高校拥有排名在前万分之一的顶尖学科,其中半数以上是高水平学科特色型大学,包括我所在的地大。虽然ESI主要通过论文的同行引用来定量计算,但也能侧面反映出这些高水平学科特色型大学具备冲击世界一流水平的实力。
南方周末:2000年左右,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取消了行业部门的办学权,地大也在那时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这给地大带来哪些变化?
王焰新:划归教育部直属后,学校的办学定位发生变化,由面向行业办学转为面向社会办学。
地大在过去服务行业的特色非常明显,学生主要在行业内的企业和单位就业。面向社会办学后,服务的专业领域不再限于地质行业,而是涉及多个领域。那么,学生的就业渠道也更广泛,如今在很多不同产业和行业领域都能找到地大人的身影。
南方周末:从面向行业办学到面向社会办学,给学校带来了什么影响?
王焰新:过去,行业对学校的直接依赖程度高,比如行业领域内一些重大项目或计划,学校都可以深度全方位参与,但现在行业也正在面向全社会整合资源,学校与行业的关系正在重塑。
2018年自然资源部成立,面向的行业包括地质、测绘、海洋等等。我们过去的优势专业和原地质矿产部、原国土资源部能够完全对口,现在不能完全对上,学校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科整体水平、拓展服务面,以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行业需求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南方周末:转为面向社会办学后,学科特色型大学遇到了什么样的挑战?
王焰新:整体而言,相较于综合性大学,国家对于学科特色型大学的重视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比如,现有的资源投入和评价体系过于强调“综合冠军”“整体优势”,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帽子”“身份”的倾向,而学科特色型大学多是“行业冠军”,在各类以规模、综合指标为导向的评价体系中不占优势。
而且,学科特色型大学主要是理工科院校,很多还奉行“多干少说”甚至“只干不说”的优良传统,在全社会、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声音还不够响亮。
南方周末:时代、行业环境的变化,对学科特色型大学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王焰新:举个例子,有的学科特色型高校的优势是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的行业,这些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在当下很大,但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永远维持高速增长,等到那一天,这些领域对人才的需求量也会降低,那它们的优势学科就会缺乏依托。
所以,如果这些学校不转型,对整个社会都是巨大损失。它们有良好的办学基础,办学经验和办学理念也值得挖掘、传承,培养的学生能力素质也具备竞争力。
地大的传统优势地质学科在产业的上游,距离产业下游比较远。尽管这些年学校竭力向下游学科和产业延伸,而这需要巨量的人才和资源投入,形成优势难度很大。
另外,行业本身的概念也有所变化。以前的行业面较狭窄,现在则是宽口径。传统的地质行业也在转型,服务领域在拓展。
大学作为人才培养机构和科技创新的中心,也必须转型,对接行业需求,与行业相互连接,同频共振,形成发展合力,推动行业和社会高质量发展。
南方周末:学科特色型大学由于长期立足行业办学,优势学科突出,但基础学科与优势特色学科可能“落差”较大,使得学科发展不协调。这给学校优化学科生态布局带来哪些影响?
王焰新:当前急需解决的前沿科学问题、“卡脖子”的技术难题与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都要依托于基础学科进行跨学科交叉研究。
而学科特色型大学的优势学科分布集中,基础学科的整体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支撑优势学科开展跨学科、超学科创新的能力还有待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制约学校的创新发展。
南方周末: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不是也会制约学科特色型大学的发展?
王焰新:这也是学科特色型大学对新发展学科投入不足的重要原因。很多学科特色型大学都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所限,中西部地区对学校的财政支持力度普遍难以满足学校发展的现实需要。
当前,我国大学办学经费主要还是靠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地方财政投入区域差距正在扩大。一些省属的学科特色型院校面临严峻的经费压力,谈发展很难。与此同时,与综合性大学和位于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相比,位于中西部的学科特色型大学在获取资源能力、人才吸引能力、社会声誉等的竞争中长期处于相对劣势。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焰新。(受访者供图/图)
南方周末:如果要加快学科特色型大学的发展,使它们更好地跟上时代的步伐,你有哪些建议?
王焰新:首先需要深化高等教育资源投入和评价改革,支持学科特色型大学争创单项冠军、区域冠军。
具体来说,可以结合国家科研体制改革,组织专门力量,研究调研学科特色型大学建设评价问题。强调以贡献为导向,以成果论英雄,打破大学资源投入和评价的“身份”陷阱和大而全的定量指标导向,不以大学的“帽子”来讲投入,建立以质量定性评价、促进发展增量为主导的教育评价观。
另外,还需要中央、地方在人才、经费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为学科特色型大学提供更多支持。
南方周末: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地大是如何强化和发展特色学科的?
王焰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科特色型大学应当继续强化自己的特色,但强化特色的内涵在不断更新。比如,地大过去的特色是地质学科,现在是地球科学。我们从2000年就一直在探索和反复论证,最后明确以地球科学为特色。
地球科学的范围宽泛,除了地质学,还有地球物理、地理、海洋、大气等。我们试图在地球科学领域不断强化整体优势,地球物理和海洋专业都有博士点,地理现在正在申报博士点。大气是华中地区高校唯一的本科和研究生专业,发展势头良好。
南方周末:围绕特色学科,你们又如何优化学科生态体系?
王焰新:我们从地球科学延伸,找到它与其他学科的关联。
生态系统是个整体,比如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大坝,那坝基的稳定性,以及库区建好后的稳定性、滑坡泥石流这些问题,都需要地质勘察,且有“一票否决”权。再比如水文学肯定离不开地下水,可以此切入水利工程领域。土木工程就更不用说了,所有的道路桥梁都需要地质勘察,房屋和市政设施的安全运行首先取决于地壳稳定性。
现在比较困难的是基础学科的发展。地大的基础学科中,发展比较好的是化学,更容易与地学嫁接,其中复杂地质样品的分析化学就能够走到全国甚至全球前列。
人文学科对于学生的培养和科技创新也很重要,但我给文科发展的定位是特色文科,是“小而美”,尽管已经在自然资源管理、资源经济等领域形成一些特色,但我们在文科领域还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
南方周末:在产学研贯通上,地大有什么经验?
王焰新:产学研说到底还是要靠人才。近年来,地大与武汉市共建了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其孵化的企业在储氢和氢能汽车的技术攻关方面取得丰厚硕果。对于制氢和储氢这类新产业,如果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团队,都不可能在其中有所作为。
我们在校内搭建高水平团队和平台,同时对接产业,希望能够走出一条新路。
南方周末:既然关键在于人才,那么地大如何留住更多人才呢?
王焰新:简言之,引育并举。构建人才支持体系,既要激活存量的部分,又要大幅度引进人才。
这些年,我在学校反复强调要念好“人才经”,学校上下形成了引才聚才育才的良好氛围,努力为人才干事创业营造良好条件。从事储氢研究的程寒松教授从美国回来后,主要从事储氢材料和燃料电池方面的研究。他早年从综合性大学毕业,当时别人还好奇,问他为何来地大,他说地大更适合他的发展。
由于经费资源是有限的,引进人才也是个很大的挑战。不过,在人才问题上,我们舍得下血本,即使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也要把人才工作做好,这是学校办学的根本。教育、科技与人才的“三位一体”,其核心是教育,人是根本。
南方周末:在学生的培养上,除了高校,还能借助哪些外部力量?
王焰新:现在任何行业、任何部门都把人才放在第一位,但一个国家没有一批好的大学,就不可能培养一大批好的人才。还是希望全社会能够形成一种好的机制,对于大学提供更多支持。在中央与地方政府外,行业对教育的支持也很重要。
我期待社会各界多关心、支持学科特色型大学的发展,因为这直接关乎教育强国建设的成效。我相信,越来越多的人关心、理解、支持学科特色型大学,我国的高等教育就一定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南方周末:这么多年,你始终坚持的办学理念是什么?
王焰新:毫无疑问的,是“以人为本”。还有我一以贯之的16字治校理念:“强化特色、争创一流、依法治校、开放包容”。
(徐绍红、尚东光对本文亦有贡献。)
链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学科特色型大学如何发展?|大学校长说 (infzm.com)
(原载《南方周末》2024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