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七秩荣光 谱写华章】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聚力专业谋发展 扬帆启航新征程

发表时间:2022-10-24作者:网站编辑:赵婧萱来源:地大新闻网点击:

地大新闻网讯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源于1952年北京地质学院时期的测量教研室,首任主任是著名遥感和大地测量学家周卡教授。学院和学科发展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和心血,传承着“测地明理、笃信精工”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在我校建校70周年之际,回顾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发展历程,令人心潮澎湃。

蜕变·传承

70年来,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经历了试办专业、多头培育、重组建院三个阶段,实现了学科专业从工科单一化向理工多元化的蜕变。

我校于1985年开设地图制图学专业,1994年开设计算机地图制图专业,1992年工程测量大专专业正式招生,1995年工程测量本科专业正式招生,1994年、1995年开设经济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和资源环境区划与管理专业。测绘学科、地理学科专业建设拉开序幕。

测绘和地理两个学科经历早期的基础课部、勘察与建筑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和如今的资源学院、地球科学学院、工程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的孕育,不断茁壮成长、协同发展。1998年,地理教研室于地球科学学院成立,测绘工程系于勘察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成立。2006年,地理系成立,隶属地球科学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信息工程学院开设。2012年,地理系在地球科学学院重组,区域规划系在公共管理学院成立。至此,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两大学科已初具规模。

1996年,基于计算机制图优势和发展趋势,整合校内资源成立信息工程学院,1997年地理信息系统和测绘工程本科专业开始招生,同年获批地理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2008年再次进行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测绘工程系整体并入信息工程学院,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整体由信息工程学院承建。1996—2010年,遥感地质硕士点、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摄影测量与遥感、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硕士点、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相继获批,测绘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开启建设,测绘学科专业日趋完备。2005年学校获批地理学硕士点,开启了地理学科建设的新征程。

2019年,学校为进一步优化学科生态、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将原信息工程学院、地球科学学院地理系、公共管理学院区域规划与信息技术系合并,整合组建为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重组后的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由我校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院共建,测绘和地理两大学科至此迈上融合发展道路。

2019年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揭牌仪式

特色·成效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面向世界科技和学科发展前沿,面向生态文明建设,面向长江经济带建设经济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持创新测绘工科优势技术、发展壮大地理理科基础,着力解决国家、长江中游和武汉城市圈等多层面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难题和智库需求。测绘和地理两大学科如车之双轮,不断驱动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高质量发展。测绘科学与技术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一直位居前十,地理学在软科排名中位居全国前十。同时,遥感科学与技术和地学大数据两个交叉学科迅速发展,开辟了地理和测绘两个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之路。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坚持“以学科带专业、以专业促学科”,完善学位点布局,凝炼专业发展特色方向和路径,推动学科专业融合。学院拥有测绘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资源环境与区域规划二级学科博士点、资源与环境工程博士点、遥感科学与技术和地学大数据交叉学科博士点、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点。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地理科学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入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地理空间信息工程入选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协同育人计划专业。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与中科院地理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与中科院测地所签订共建协议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围绕一流专业建设,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和“金课”建设,切实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建立健全基层教学组织体系,明确本科教育教学基本载体和人才培养的关键抓手;加强课堂教学能力建设,邀请知名专家讲解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模式和关键技能;鼓励教师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学科研究新进展、实践发展新趋势;推动教师积极参与专业教材建设工作,编写高水平、原创性教材,不断总结凝炼教育教学成果;完善学生学科竞赛机制,积极争取科创资源,调动学生参赛积极性,提高学生竞赛水平;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经验,完善学院教学督导制度,优化教学督导帮扶模式,强化教学督导结果反馈,提升教师执教水平。徐景田教授一直在本科教学综合评价中保持前10%,获评学校首届卓越教学奖;郑贵洲教授长期致力于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教学与团队建设,获评学校首届卓越教学团队奖。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共获批教学研究立项30项、产学协同育人项目7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50项、实验技术研究项目2项、实验教材项目2项,新增9家产学研实习实践基地,出版专著、教材15部。2019年,测绘工程教研室成功获评湖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郑贵洲教授牵头完成的教研成果获第二届全国高校GIS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1年,李长安、刘修国、郑贵洲三位教授分别牵头完成的3项教研成果均获学校一等奖,吴北平教授主编的《测量学实习指导书》获学校教材二等奖;2022年,李长安、王伦澈、侯林春等教师申报《聚集优势教学资源,高水平共建地理科学综合实践教学平台》,获第九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2021年,为更好促进学院本科教育与行业前沿接轨,活跃学生创新思维,拓展学生专业视野,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推出《企业/行业工程前沿》课程,受到学生好评。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平台逐步完善。吴信才教授领衔的测绘地理信息团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GIS平台软件“MAPGIS”,3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软件被应用于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的返回搜救系统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是国产软件的杰出代表。谢忠、万波教授参与的科研成果获得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筹建,并于四年后通过验收。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主动融入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发挥学科优势,坚持推动基础条件平台科学发展,提升基础资源对学科专业关联生长的支撑能力。学院积极协同建设长江中游地球科学数据中心、洞庭湖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流域关键带演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平台,快速推进全国地理学野外实践教学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并在神农架大九湖和清江和尚洞建立长期野外观测基地,打造学院基础条件平台体系,切实发挥平台的创新发展能力。

学院有序推进“区域生态过程与环境演变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筹建工作,“长江中游地学科学数据中心”筹建工作得到了国家地球科学数据中心的认可和支持;加强与湖北省气象局武汉区域气候中心、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合作,筹建大别山生态环境研究野外台站;与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四方光电有限公司和上海数慧科技企业联合申报并获批自然资源部“国土碳汇智能监测与空间调控技术创新中心”。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建有信息化测绘实验室、位置服务与导航实验室、摄影测量与机器视觉实验室、遥感机理与影像分析智能实验室、地理空间信息实验室、GIS开发与应用实验室、地理空间传感网实验室、云计算软件实验室、软件协同创新实验室、生态地理与环境变化实验室、水文地理学实验室、地貌学实验室等综合性实验教学平台。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重视科学研究,学院重组以来,共获批科研项目超300项,总合同金额约1.4亿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项,联合重点基金1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和子课题5项;学院教师以第一作者在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论文1100余篇,其中SCI/SSCI论文641篇、EI论文48篇,T1论文95篇、T2论文330篇。2020年,青年教师姚尧获评ACM SIGSPATIAL China新星奖。2022年,宋小青教授申报《协同碳中和与生态安全的湖北省城乡高质量发展示范政策研究》,获湖北发展研究奖一等奖,实现学校获批人文社科省部级成果奖一等奖的历史突破。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高度注重人才发展,现有教职工133人,其中,教授(含特任)32人、副教授(含特任)74人。不仅有以吴信才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还有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3人、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楚天学者2人、黄鹤英才1人、地大百人2人、地大学者40余人。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内设地表过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资源环境遥感研究中心、大地测量与导航研究中心、地球空间感知与智能服务研究中心、空间信息认知研究中心等研究团队。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重视开放交流,先后与中国地调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航天宏图、北京天睿、南方测绘、中电科28所、中电科15所、中电科27所、数字政通、武汉市规划研究院、武汉市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中心等单位开展交流,推动合作。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举办了“中国国情与发展”专题论坛、“美丽湖北生态文明建设”高端论坛、“中国—东盟绿色使者:气候行动—遥感和全球气候变化青年训练营”等国际论坛;连续三年与国际华人地理信息科学协会(CPGIS)联合主办GeoAI国际青年学者系列讲座,29名国际青年学者宣讲,累计参加8.3万人次。学院承办第十三届全国高校地理学联合野外实习,全国36所高校,共200余人参加。学院分别于2020年、2021年在第十五届、第十六届规划和自然资源信息化实务论坛组织召开“‘双碳’牵引智慧国土空间治理与自然资源管理协同专题”“‘韧性规划 碳治耕地’专题论坛”,引起学术界和行业界广泛关注。

此外,为丰富学院文化氛围,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积极策划举办地理信工论坛、地理信工大讲堂、未来时空沙龙、未来时空科技讲座等。

2019年,举办中国国情与发展专题论坛

2020年,举办美丽湖北高端论坛

2022年,举办第十三届全国高校地理学联合野外实习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强化智库建设,瞄准地理信息系统理论方法与软件开发、流域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流域地貌与地表过程综合、地理过程模拟与环境遥感、国土空间规划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时空大数据高性能计算与服务、智能时代测绘与位置服务、空间信息领域软件与服务工程等8个重点发展方向,组织团队参与“美丽中国建设第三方评估”,为美丽湖北建设决策及部门行动提供智力支持。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积极组织科研攻关,为疫情防控提供“地信智慧”,先后撰写了12份咨询建议报告,7份得到了省市领导高度重视和批示;王绍强教授、关庆锋教授、郑坤副教授、杨乃副教授、姚尧副教授组成的新型冠状病毒科技抗疫智力团队,设计开发出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态势分析系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智能分析模型、大数据可视化分析等技术,初步实现了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态势的动态可视分析,受到光明日报、中国自然资源报、楚天都市报等媒体的报道。学院获评中国地理学会“抗击疫情先进单位”。

“山水教授”李长安老师,致力于科普传播,担任全国第四纪地质学学科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地质学会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专家科普团团长、湖北省科技传播学会理事长,主讲各类科普讲座近400场,2021年被评为“荆楚楷模”。刘福江老师编写的青少年系列科普丛书,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学会、武汉市均获优秀科普奖。

2021年7月,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组织科研攻关,针对7·20郑州特大暴雨事件提交2期遥感监测信息报告,进入GB相关信息系统,为相关人员及时了解灾情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服务,得到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高度认可,并给学校发来感谢信。

同时,学院教师积极为湖北省建设发展建言献策,宋小青主笔撰写咨询建议报告《关于打造“武汉国际碳中和示范区”的建议》被湖北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关于打造江汉平原农作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的建议》被湖北省省长王忠林批示。王伦澈、陈万旭主笔撰写近20份信息报告,被九三学社湖北省委采纳并报送至湖北省政协,其中两份信息被九三学社中央正面批示。

创新·发展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将继续遵循创新型、研究型学院建设主线,推动学科与专业、人才与平台、教学与科研关联生长,启航未来、开拓创新,助力学校实现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

坚持“四个面向”,引领“三专注”。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坚持“四个面向”,做好研究型学院建设布局,聚焦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地表过程高性能模拟国际前沿、数字孪生时代的智能感知卡脖子技术、“碳达峰 碳中和”进程中的美丽中国建设社会服务三个关键点,专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满足国家战略性需求。

坚持学科交叉保障,全方位育人。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握学校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大势,深化地理学与测绘科学与技术交叉融合,加快提升基层教学组织体系化运作水平,建立健全学院锐思教学优势资源体系,培养人地关系家国情怀浓厚、地理综合思维鲜明、测绘遥感工科技能扎实、空间信息集成应用能力突出的创新型拔尖人才。

坚持有组织科研推动跨越发展。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按照“三专注”要求凝聚优势创新团队,推动党组织在优势创新团队落地生根,建立由国家级工程中心、省部级创新中心+实验室、院级研究中心+方向团队为主体的科研组织体系,推动学院跨越式发展。(来源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编辑 赵婧萱 审稿 陈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