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新闻网讯 过去十年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的背景下,我校科技创新工作始终服务于建设“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事业发展大局,在多领域全面突破,成效显著,上天、入地、下海、登极全空间自主创新成果特色凸显,地球科学国际学术影响显著增强,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为“美丽中国、宜居地球”建设提供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撑。
坚持重点布局,基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瞄准国际学科前沿,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聚焦学校科技发展规划和“双一流”建设目标,凝聚创新资源,强化基础研究主力军地位,注重学科交叉成果培育,取得一批标志性科技成果。
十年来,学校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创新资源不断加速汇聚,承担的科研项目和获资助经费显著增长。科研实到经费从2012年4.51亿增长至2021年6.52亿,累计获得科研经费资助总额50亿元,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2846项。其中,累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96项,总经费达10.64亿元;获资助金额200万元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类项目共计56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3项、重大研究计划34项。学校牵头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共计63项,总经费3.67亿元。
2017年“长江流域地质过程及资源环境研究计划”启动仪式
学校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聚焦湖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重大需求开展项目超前部署与稳定支持,实施领域引导计划和区域引导计划。学校累计承担湖北省科研项目1432项,科研经费总额3.7亿元。面向长江经济带战略性科技创新,启动实施“长江流域地质过程及资源环境研究计划”,承担长江流域的国家科研任务210余项。
坚持统筹部署,人才与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学校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聚焦地质、资源、环境、能源、工程、信息等优势领域,以“优化战略布局、创新组织模式,建设学术创新基地体系”为愿景,实施“学术创新基地建设计划”,探索以“团队建设+基础条件建设”为核心的学术创新基地建设新模式,逐步完善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与学科发展的协同发展机制,推动科研管理体制、用人制度和绩效管理等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资源保障,不断夯实科技人才队伍基础。
十年间,学校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6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32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7人,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领军人才13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个,湖北省创新研究群体14个。成功申报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部地质工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地球深部钻探与深地资源开发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湖北巴东地质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4个,获批地质探测与评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创新基地29个,实现了一级学科博士点全覆盖,初步建成了支撑学校“地球科学领域知名研究型大学”建设的科技创新基地体系框架。
坚持文理结合,人文社会科学长足发展
学校聚焦地学特色,依托优势学科,坚持文理结合、学科交叉、特色发展,促进人文社会科学长足发展。
学校积极推进人文社科各类项目前置辅导,工作坊式提升申报主动性与针对性,优化形式审查内容。十年来,累计承担人文社科科研项目3216项,经费金额达3.86亿元,其中获批国家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63项,含国家社科重大重点6项。实现国家教育部重大、重点、年度项目、艺术学专项、教育学专项、后期资助项目全覆盖。
帅传敏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报告会
学校积极推进新型智库建设,畅通咨政建言成果产出—转化链条,优质成果不断涌现。《我国光伏扶贫电站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被党和国家领导人圈阅;《关于当前形势下保障我省能源与重要矿产资源安全的建议》被湖北省政府领导批示;《组建深部零碳能源资源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被湖北省政府领导批示。2012年—2021年获教育部和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9项,王占歧教授、邓宏兵教授分别获湖北省第一、二届“最美社科人”。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学校紧急开通疫情防控建言献策“直通车”渠道,收集建言献策135份。10项建议获湖北省政府领导批示重视、9项建议获武汉市领导批示或圈阅。教育部专题网、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上刊发的《地大科技亮剑战“疫”彰显大学使命担当》《“地大声音”为战“疫”注入科技力量》等文章,报道我校科技战“疫”,充分体现了我校教师参与政府决策咨询、建言献策的能力和担当。
坚持积极作为,国防科研工作取得突破
学校贯彻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国防科研创新体系建设,推动有组织的国防科研。依托地质类工科优势特色,以国防学科平台建设为基础、国防重大科研任务为载体、国防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保障,打造以军事地质学科为中心、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国防特色学科集群、人才队伍和科研体系。
学校建立国防科研特区,获批建设教育部(B类)重点实验室,自主设置军事地质学二级学科博士点,与多个国防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军工“四证”齐全,体系机制保障有力。
学校秉承“军品必为精品”的理念,围绕“地质探测与评估”国防科技前沿和重大需求,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成果应用转化,不断将学校科研“创新力”转化为国防“战斗力”,为突破国防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学校为嫦娥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北斗定位系统工程、民用航天、军队后勤保障等领域提供研究基础和技术服务,在深地深海深空探测、地球空间任务规划、极地和大洋科考、数字战场技术、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紧缺战略矿产领域等多个特色领域取得了突出成果: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MapGIS软件成功应用于神舟系列飞船搜救辅助决策;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任务设计优化与分析仿真软件平台,成功应用于多个国防重大工程;研发月球探测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应用于探月工程,累计获得三批嫦娥五号月壤样品。
坚持开源创新,高水平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学校狠抓重大科技成果产出,大批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分子地球生物学研究团队在《科学》杂志和多家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在大陆构造演化和动力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地质资源勘探等领域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
学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主战场。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地下水水质与供水安全、桥隧与地下工程、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深地深空深海的测绘遥感、智能制造与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了创新成就。滑坡灾害演化机理和治理研究团队,扎根湖北三峡库区古滑坡体开展原位实验,研发了滑坡原位原型精细试验技术和滑坡多场动态关联监测技术,提出了重大工程滑坡关键治理方法与优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大型水利水电、交通和矿山工程等重大滑坡预测预警与治理设计。
2012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证书
2012年以来,学校获各类科技奖励260余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励9项、学校为第一完成单位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59项,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8项,获奖等级和质量有明显提升。高水平论文产出逐年递增,“十三五”以来,在《Science》和《Nature》及其子刊系列发表论文18篇。在《Geology》《美国科学院院报》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近500篇。授权各类专利总计3494项,其中发明专利1797项。
坚持服务社会,贡献智慧助力社会发展
学校强化顶层设计,设立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中心,先后成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改革试点领导小组、科技成果转化专家评价委员会,明确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机构职能和责任主体。制订完善评估定价、国有资产管理、技术入股、收益分配、离岗创业等管理办法,形成制度体系,规范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程序与规则。2021年11月通过知识产权贯标认证,成为湖北省首家通过认证的高校。
学校建设市场化转化平台,打造专业化运营团队。组建市场化运营的技术转移机构——中部知光技术转移有限公司,采用“知识产权+”的运营模式,搭建专业化、市场化的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形成特色鲜明的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服务和转化运用模式。鼓励以普通许可方式进行专利实施转化,提升转化效率。创新许可模式,达成湖北省首例开放许可专利。优化评价体系,强化专利质量和转化绩效导向,通过提高转化收益比例等“后补助”方式对发明人或团队予以奖励,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
2018年武汉市第一批科技成果转化签约大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专场
在各项举措的合力推动下,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成效显著。学校获湖北省首届发明专利金奖2项,入选国家知识产权首批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基地,学校的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和运营管理经验被教育部作为首批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近年来服务企业2万多家,技术合同成交20亿元,项目融资及带动投资50多亿元。
坚持内涵发展,推进科普宣传及科协工作
依托学校资源优势,发挥科技工作者科学传播主力军作用。成立地球科学科普研究与创作中心,连续11年承办中国科协的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开设“宜居地球”科普大讲堂,协同支持校内科普活动,形成品牌效应;在世界地球日等时间点开展形式多样、惠及面广的宣教活动,构建由点到面的科普网络;联合承办地学科普教育国际论坛、中国自然教育大会、第六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等会议,社会反响强烈。2019年学校成为中国科协首批科普中国共建基地。
目前我校已有2家全国科普教育基地、3家国土资源科普基地、2家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3家武汉市科普教育基地,获武汉市十佳科普教育基地荣誉称号。校内师生创作科普图书60余本、视频40余部,33项科普作品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人获评全国、湖北省科普先进工作者,1人获评湖北省十佳科普达人。
“世界地球日”科普活动
学校科协积极发挥科协桥梁作用,服务青年创新发展。打造科技工作者之家,引领科技工作者开展学科领域前沿研究,开展适应国家、区域行业需求的创新研究与研讨,组织申报科协系统项目,协助科技工作者建言献策,做好人才举荐与评奖推优等工作。成立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做好青年科技人才的政治引领、学术交流、培养举荐等工作。
十年来,学校诸多科技工作者荣膺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应用水文地质奖、美国地下水协会John Hem科学与工程杰出贡献奖等荣誉。
坚持能力提升,构建科研诚信预警体系
十年来,学校立足“学术治理能力提升”这个基本点,深入贯彻“党委领导、校长负责”的学术治校纲领,扎实构建“民主管理、教授治学”的学术治理环境,稳步探索“依法治校、学术强校”的学术战略实施路径。
开创了我校“共享、开放”的学术治理新局面。一方面更新了学术治理新理念。在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甘坐“冷板凳”的奉献精神基础上,进一步弘扬新时代青年科学家勇闯“无人区”、敢啃“硬骨头”的开拓进取精神;另一方面提出了学术治理新思路。制定了符合我校实际校情的学术治理体系和规范,为下一阶段提升我校学术治理能力开好新局、谋好新篇。
学校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总结大会暨第二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
学校科技工作中,努力构建科研诚信预警体系。制定系列管理文件,明细预防学术不端行为的负面清单,坚持预防与惩治并举、自律与监督并重,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强化常态化科研诚信的宣传和教育,利用新生入学教育、教职工入职教育等契机开展学术诚信、学术规范教育;编写《学术规范指导手册》,明晰学术规范边界,让全体师生切实认识到哪些行为是“红线”,为师生筑起一道预警防护墙。
展望未来,学校科技工作将聚焦学科前沿加强基础研究,聚焦国家战略谋划重大工程,聚焦产业应用提升服务能力,聚焦机制改革促进作风建设,推进健康学术生态不断完善,持续性加强有效学术治理,争创一流科研成果,为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之路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 科学技术发展院 编辑 孙彦钦 审稿 陈华文)
上一篇: 湖北省政协副主席郭跃进一行来校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