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我校师生设计抗疫纪念胸针 爱心传递抗疫正能量

发表时间:2020-05-14作者:网站编辑:路明来源:地大新闻网点击:


  地大新闻网讯(记者徐燕 张玉贤 摄影屠傲凌)5月12日,在第109个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由李四光学院李若萌等人精心设计、生产、包装、运送的抗击新冠肺炎纪念胸针,被送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手中,一枚枚小小的胸针表达着对逆行者的崇敬,书写下英雄们的抗疫记忆。


  疫情中,广大医护人员用实际行动传承着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职业操守,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突出贡献。四月下旬,李若萌受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的邀请,为该院医护人员设计抗击新冠肺炎纪念胸针,用艺术的形式表达抗疫故事,传递抗疫正能量。


  李若萌2011年入读我校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2019年研究生毕业,现为李四光学院辅导员。疫情期间,她一直想为武汉做点事。4月15日,她从家乡内蒙古包头回到武汉后,机缘巧合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护理部李璐护士联系到她,想邀请她为本部院区3000名医护人员设计一款抗疫纪念胸针,主题为“心手相连、共同抗疫”,用来在护士节这一天表彰在一线奋战的医护人员。


  收到邀请后,李若萌内心非常激动。她第一时间表示,免费设计该款胸针,并迅速构思设计方案,联系到珠宝学院的校友共同创作,在5月12日前完成了胸针的设计、生产、包装、运送的爱心传递。设计草图画出后,她首先联系了珠宝学院2011级本科生谭伟豪、曹钰琳、武婉琳三位校友,联合设计出纪念胸针3D效果图,经过两次调整后,最终确定设计方案。在确定好设计方案后,她又联系从事珠宝生产加工的珠宝学院2010级本科生杜烽进行加工,杜烽不仅表示会在工艺、工序方面严格把关,确保按时完成胸针生产,同时免去所有人工和物流费用。得知胸针的配套包装面临着时间紧张、生产困难的问题,李四光学院2017级本科生陈奕竹主动申请负责设计包装盒与包装袋,并联系工厂进行生产加工。一场地大人的爱心接力就此展开,大家投入大量精力与激情,在各个环节上严格把关,为抗击疫情做出地大师生的贡献。


  记者看到,该胸针在材质上采用铜,表面18k镀金,重约13g。正面的盾牌图形里,包含了麦穗、爱心、手、武汉三镇、湖北省人民医院院徽和樱花等元素,反面的图案刻有"心手相连、共同战疫"字样,整个设计无不充满了精巧构思与武汉情怀。


  据李若萌介绍,盾牌元素代表广大医护人员筑起防护疫情的铜墙铁壁,诠释“防护”这一关键词;麦穗元素表明广大医护人员众志成城、团结一致,最终将收获胜利,迎来崭新的未来与希望,诠释“信念”与“希望”这两个关键词;爱心和手的元素寓意“守护我们的家”,点缀三颗锆石代表“武汉三镇”,代表着广大医护人员与人民群众“心手相连”,诠释“守护”的关键词;湖北省人民医院院徽和樱花的元素,阐明纪念徽章的主导单位,并突出武汉的特征。最后,用黄丝带和锆石加以修饰,在兼具纪念意义的同时又增添了佩戴美感。


  在我校多名师生、校友的共同努力下,5月11日晚,第一批纪念胸针与包装盒打包完毕。5月12日一早,曹钰琳同学将这批胸针及时送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李若萌表示,作为抗疫纪念胸针的设计者,看到广大医护人员拿到定制的胸针,感到莫大的荣幸与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