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德沐校园

不断提高职业素质 做高水平、专业化的政治辅导员

发表时间:2006-09-01作者:网站编辑:路明来源:地大之声点击:

  

  [摘要]: 本文浅析了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提出如何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辅导员职业素质。

  [关键词]: 辅导员   素质   专业化   修养

  
高校政治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为维护学校稳定和建设和谐校园作出了重要贡献。面对着社会变革,国际和国内形势变幻,高校招生规模扩大的新形势,现在的大学生思想和心理变得更为复杂。学习问题,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就业问题等情况经常出现,给工作在第一线的学生辅导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新的情况,中共中央和教育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给予了高度关注。2004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2006年召开的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都强调了辅导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可以看出,不论是外在的要求,还是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作为高校辅导员必须要明确职责,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胜任能力,使自己真正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就我校目前的情况来看,学校已基本明确了辅导员既是管理干部也是教师的角色,辅导员的工作条件也有所改善,辅导员的学历层次和工作能力都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因素,辅导员队伍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队伍流动性大。

  辅导员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工作需要,流动到专门行政管理岗位;有的感觉不适应辅导员岗位,不愿再继续从事辅导员工作,甚至有的把应聘辅导员工作作为一个“跳板”;有的认为从事辅导员工作发展空间有限,不利于个人发展;还有的认为辅导员工作事务繁琐,投入时间比较多,得不到很多同学和老师的认可,缺乏成就感。不管是哪种原因,流动性过大,必然影响我校建设一支高水平、专家型的学生工作队伍。

  2.队伍专业化程度不够。


  辅导员工作的对象是大学生,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不但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新知识快,学识比较广,而且观念前卫,个性强,问题多。这就要求辅导员要有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否则,将影响工作的绩效。目前,我们学校辅导员队伍中,非教育管理、心理学等学科的专业人才还有不少,他们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工作过程中会有一定困难和困惑。

  3.奉献多,成就少 。

  辅导员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它需要有一种奉献精神。在社会上,专业教师能够得到特别的尊敬,而很多人却往往把辅导员从教师这一类里划出去,把他们的工作看作是行政管理而不是教学活动。甚至,有的人认为大学里的辅导员可有可无,工作做了很多,缺乏社会认同感,弱化了辅导员工作的吸引力。专业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教学相长,在培养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得到学术上的提高,获得的成果能够看得到;学生辅导员工作的对象是人,他们的教育成果是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等等的变化,工作“成果”短时间难以体现,著作成果更不容易形成。另外,专业教师教学计划之外兼职获得报酬是天经地义的事,而辅导员八小时之外经常性工作就被认为是理所当然。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辅导员的工作情绪和积极性。

  4.职责多,不明确。

  辅导员的职责不够明确,定位模糊,事务性工作过多,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时间相对减少。有很多老师,包括一些管理和服务部门的老师认为,与学生有关的事就找辅导员,好象理所当然。自己省事,问题也能得到解决。结果辅导员经常被一些繁琐的事务缠住,深入到学生中了解情况的时间自然减少,不能很好地有针对性开展工作,与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相背离。

  5.做事多,学习培训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辅导员, 班主任培养工作, 是加强辅导员、班主会队伍建设的关键。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确定辅导员、班主任培训计划, 建立分层次, 多形式的培训体系, 做到先培训后上岗, 坚持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我校目前对新进辅导员已建立了培训制度,但在培训的内容上针对性不够强,在培训时间上缺乏持续性。另一方面,辅导员事务性工作比较多,抽时间学习提高和研究问题的时间不多。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辅导员职责,搭建辅导员学习和培训平台,增强辅导员职业意识,提高辅导员工作的地位和吸引力。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重视辅导员培训。在把好辅导员“准入关”的同时,有计划地对辅导员进行系统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有利于挖掘辅导员的潜质,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理论水平。培训要目标长远,形式多样,既要有理论学习,也要有实践交流。在培训的过程中,引导辅导员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职业方向分类,推进高水平、职业化辅导员队伍的形成。

  2.树立职业道德,做好人生规划。辅导员要做到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办事公正,不谋私利,坚持原则,坚持真理;严以律已,宽以待人,谦虚谨慎,兢兢业业;以人为本,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同时要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将自己的职业发展同学校的长远目标结合起来,以更好的实现职业目标。

  3.加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和文化素养。作为政治辅导员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才能把握住人才培养的目标。平时要注重关心时事,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同时,还要学习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知识,以便在日常教育管理和心理咨询等方面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4.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在工作中不断创新经验。学生工作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项工作,工作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遵循学生成长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对实际工作要经常进行调查研究,改进工作思路和方法。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工作中经验很重要,要善于总结,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当然,不能只停留或满足于经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学生工作的经验。

  5.建立考核制度,加强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制度对辅导员进行定期考核,能够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激励其工作的主动性。对连续考核优秀的辅导员除了精神上的奖励,在职务晋升和职称评审方面应给予一定倾斜;对考核不合格的应给予批评教育直至解聘。

  
在我国,高校中辅导员这支队伍,从建立发展至今,规模已很大,这些年来很多学者和专家针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机制和发展方向提出了很多建议。我们学校也在这方面进行着实践探索,这将进一步推进我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 Freudenberger HJ .Staff burn-out.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74,30(1):159-165;
[2] Maslach C,Schaufeli WB,Leiter MP. Job burn-out Annual . Reviews of Psychology,2001,52:397-422;
[3] Pines A,Aronson E. Why managers burn-out. Sales & Marketing Management,1989,141(2):34-44;
[4] 王家峰. 组织管理中的科层与激励制度化.现代管理科学.[J].2004(3):86;
[5] 周健临.管理学教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250;
[6] 马凌.现代组织激励的切入点——心理契约.管理科学文摘.[J].2003(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