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里向贫困山区捐款献爱心是常有的事,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且不论“出份子”数目大小,这份心意,贫困地区的人们也会领情吧?但偏偏出了记名捐款这一说。 所谓“记名捐款”就是将捐款人姓名及捐款数目张贴出来。对这一举措,同学们大都不赞同。以下是同学们的几种看法: 1. 这样爱心中会无形地夹杂一些名利的目的。因为无论如何,这代表一份荣誉,可以证明他们多么关心贫困区,多么忧国忧民。甚至只是单纯为“上榜”而捐,没有了那份纯洁。 2. 对没有能力捐款的同学,他们的爱心未必少于捐款的人,但当你自己打工赚的钱刚好维持自己不挨饿的情况下,还顾及得了那么多吗?当身边的朋友都“榜上有名”时,他们会承受多大的压力! 3. 这样也会加剧不良竞争心态的膨胀。你出50,我出100,极有可能产生互相攀比心理,这样不知不觉中抬高了价码。当那些囊中羞涩的同学出于爱心将自己十几元甚至几元的零用钱拿出来准备捐献,却看到那昂贵的价码时羞于拿出。于是,这份爱心就这样夭折在未送出的途中。 的确,大学生有自主支配金钱的权力。但是拿父母的钱来玩这种“攀比游戏”,难道是一种时尚?而这游戏的赌注竟然是----爱心! 我们应该反思一下了:爱心是这样传递的吗?
下一篇: 汉派话剧《你赫我》在我校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