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通社陈姝敏)5月5日晚,我校第三届“中西文化月”演讲比赛在北一楼报告厅举行。选手分为三组,A组有11人,是来自11级非英语专业的学生,B组是从研究生、英语专业和非大一学生中选出的3人,C组是3位留学生。留学生用中文演讲,其他学生用英文演讲。
比赛规则为选手演讲2分钟,外教提问后思考半分钟并在1分钟内回答。整个比赛为定题演讲,A组的题目是“工作经历对大学学习是否有用”,9号选手杨泺敏同学讲述了自己在学校做兼职时周围人的不解,而自己通过成绩来证明自己的故事,她借亲身经历表明兼职不会影响学习的观点。
B组的题目为“大学生值得为例会花大量时间吗?”,3位选手各展风采,各有侧重。C组中来自加蓬共和国的温妮莎在《我感兴趣的中国节》演讲中,详细介绍了中国的春节,如放鞭炮、吃饺子的习俗,春节有合家团圆幸福祥和的意义等,还幽默地表达了自己想在中国过一次春节的愿望。她流利清楚的中文令评委老师大加赞赏。
外国语学院葛亚非教授用英文对本次大赛作点评,她讲到,非常高兴能有这么多好的演讲者展示自己,在演讲中举出许多具体有趣的例子。但也提出了一些问题,比如,演讲时表现不够自然,演讲稿在如何开头和结尾,如何用论据支持自己的观点等方面不尽完美,在回答问题时要先听清再详尽的回答。
最终,A组来自管理学院080112班的杨泺陈和086111班的王韶伊,B组来自外国语学院091093班的徐彩霞以及留学生组来自加蓬的温妮莎分别荣获一等奖。
至此,第三届“中西文化月”演讲大赛落下帷幕。
上一篇: 我校大学生红十字会举办28周年成果展
下一篇: 我校大学生红十字会举办28周年成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