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和良知有关?
今年,西部地矿人才培养基地正式“落户”中国地质大学,谈及这个基地成立的原因,地大校长张锦高几乎要落下泪来——西部许多地矿用人单位,已经连续7、8年都招不到一个地矿类的毕业生,导致单位人才极度匮乏,发展举步维艰。
张校长说,西部虽苦,但却是地矿人才的“富地”,可如今连专业对口的地矿人才,都宁可在学习4年后毅然改行,另谋他业,这是高等学校的败笔,也是国家的损失。
因此,就业和良知“被迫”扯上了关系。张锦高呼吁,不论是高校,还是学生,都应该听从良知的召唤,勇敢地为西部提供专门的技术人才,去为西部发展作出贡献。
困扰西部的3大阻碍
首当其冲的是,西部专业技术队伍年龄老化,后备人才储备不足,年龄断层问题严重。如新疆地矿局专业技术人员奇缺,而且年龄大多在35-45岁,几乎没有工作了3-4年的年轻后备人员。新疆地矿局负责人无奈地说:“文革十年没有要到人,1992年以来的10年也没有要到人。”
其二,人才流失严重。
其三,艰苦环境和待遇偏低依然是困扰人才队伍建设的瓶颈。西部地区地域偏远、交通闭塞、信息滞后、环境恶劣。近些年,西部各地勘单位虽然在工作条件、人员待遇等方面加大了投入,但比起东中部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
如何解“渴”
据地大毕业生就业部门统计,地质类专业的毕业生供需比近几年均在1∶5以上,部分专业甚至达到了1∶13。
如何为西部解人才之“渴”,地大专家建议:
·根据西部人才现状,国家应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如下放高校对新疆、西藏、甘肃等西部12省份“工程硕士”的独立考试、招生权,允许招收“工程博士”,以便为西部提供急需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加强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每年定期组织大学生西部资源、环境科考等活动,让他们增加对西部的整体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