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科学时报]江汉平原环境科学钻探工程日前封“钻”

发表时间:2004-02-09作者:网站编辑:路明来源:地大之声点击:

  

本报讯 罗布泊环境科学钻的“姊妹钻”——江汉平原环境科学钻探工程日前在湖北省监利县向地下推进400米后顺利封钻。据该钻课题负责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李长安教授介绍,这是我国第一次在江汉平原进行环境科学钻探工程研究。
  为什么要开展环境科学钻探工程呢?据李长安教授介绍,人类生存的环境越来越不容乐观,这已经引起科学家的高度重视,中国科学院安芷生院士负责的国家大型科研项目“我国大陆干旱区和季风区环境科学钻探试验”2003年~2004年分别在西北干旱的罗布泊、干旱—季风区过渡带的青海湖、东部季风湿润的江汉平原开展深孔钻探抽取岩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抓住专业优势和地域优势,积极在江汉平原钻展开钻探研究。
  目前罗布泊钻、江汉平原钻已经封钻。青海湖钻尚未开钻,江汉平原钻的钻探全过程为什么处于“静悄悄”的进行之中呢?李长安教授说,之所以没有宣传是因为在开钻之初,科研人员心中实在没有“底气”。江汉平原地区湖河众多,且多为沉积岩,还有粗砂、砺石粒层,沙粒太多对提取岩芯有较大的困难,而相比之下的罗布泊地区以粒层为主要组成部分,打钻更容易一些。
  李长安介绍,在江汉平原打钻,可以揭示江汉平原600万年来的气候、环境、地质演化,以及为长江、汉江、江汉平原形成的过程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另外通过研究抽取出的地质岩芯,可以揭示地质学史上长江洪水演化的过程,从而为长江三峡贯通时间提供科学依据。
  在确定钻探地点后,2003年9月30日钻探正式开始。李长安说,原本预计打钻至地下深部400米,把第四系地层打通。开始时,每一次钻孔打孔取芯率达93.8%,这应该是很不错的;可是到了工程尾期时,钻孔取芯率才为70%,这就意味着有一些岩层出现“空档”,为将来科研设置了无形的阻碍。于是通过研究,在原钻孔的基础上又打了一个新钻孔,把原来没有抽取的岩芯补进去,使抽取的岩芯形成一个完整的岩芯。两个孔加起来达到700米。
  据悉,专家们目前正在开始研究抽取出来的岩芯,为揭开江汉平原形成之谜和长江中下游环境变化研究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