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湖北日报]中国地大首次应用核磁共振监测滑坡

发表时间:2004-07-06作者:网站编辑:路明来源:地大之声点击:

   

我国对滑坡的监测有了新方法。日前在第一届武汉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国际学术会议上获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李振宇博士等首次将核磁共振技术应用于三峡库区滑坡监测,取得了好的效果。


滑坡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山坡地质灾害,它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水特别是地下水的活动。三峡库区处于暴雨频繁的亚热带气候区,是全国四大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因此,了解三峡库区各滑坡的地下水分布状况是防治三峡库区滑坡灾害的重要条件。


核磁共振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直接找水的地球物理新方法。它应用核磁感应系统,探测由浅到深的含水层的赋存状态。无需打钻,是一种无损监测,便能确定地下水层及含水量。此前,应用此项技术在河北、内蒙古、新疆等12缺水省区找到了地下水。


李振宇等2001年首次将核磁共振技术应用于三峡库区的滑坡监测,连续三年对巴东赵树岭滑坡监测,结论与打钻的结果十分吻合。这一方法不仅快,成本也只有传统手法的十分之一。

据了解,这也是国内国际上首次将核磁共振技术应用于滑坡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