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漂白、上蜡、注蜡的优化与处理尺度判定问题,迄今缺乏具体定性和量化标准。”当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珠宝测试与研究中心的亓利剑教授就“翡翠漂白和注蜡的优化与处理尺度判定”进行专题演讲时,这些看似枯燥乏味的一长串专业术语却吸引了台下近百位听众的注意。
11月9日,在由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中国宝玉石协会主办的2004年中国珠宝首饰学术交流会上,来自DTC钻石研究中心、IGI国际宝石学院、泰国珠宝学院以及国内各科研部门、大专院校及鉴定机构的专家学者纷纷拿出自己最新的科研成果进行了交流探讨。
据介绍,本次交流会以“珠宝首饰科研中的难点与新技术”为中心议题。来自国内外各科研鉴定机构的专家就目前国际、国内珠宝首饰研究领域的一些重要课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本次会议所涉及的课题包括:翡翠质量评价、分级研究;红蓝宝石最新优化处理及鉴定技术研究;鸡血石、田黄、琥珀优化处理及鉴定技术研究;高温高压处理钻石及鉴定技术研究;合成钻石及检测鉴定技术研究;大型仪器在宝石鉴定中的应用等近30项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随着中国珠宝首饰产业的高速发展,行业内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据介绍,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珠宝首饰业以年增长率高于10%的速度快速发展。
2003年,中国珠宝首饰销售总额达1000亿元人民币,出口总额近33亿美元。预计在未来几年,中国珠宝首饰产业将会以年增长率大于15%的速度持续发展,到2010年,有望达到年销售额1800亿元人民币,出口额70亿美元的水平。中国正在向世界珠宝首饰加工及消费中心的地位迈进。
但同时,一大批高科技也渗透到传统的珠宝首饰业中,宝玉石的开采加工、首饰制作、珠宝玉石的优化处理以及鉴定等新技术在行业内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宽,极大地推动了珠宝首饰行业的发展。在此情况下,各科研鉴定机构也加大了研究力度,进一步加强了学术研究成果的交流探讨。
据介绍,珠宝学术交流会议自1994年开始举办,由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轮流承办,每年一次,至今已是第11届。主办方表示,此次学术交流会议重在加强国际、国内各鉴定科研部门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对推动国内珠宝玉石学术研究进程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对国内珠宝首饰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等有关部门的领导也出席了此次学术会议并发表了讲话。
上一篇: [其他媒体]武汉博士欲“嫁”广州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