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其他媒体]武汉博士欲“嫁”广州中专

发表时间:2004-11-25作者:网站编辑:路明来源:地大之声点击:

  

  晨报讯 在汉重点高校一在读博士生把橄榄枝伸向广州某职业中专,令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大为欢喜和惊讶。而这位博士则担心自己屈身中专会影响到母校的名声。这是记者于昨日在中国地质大学召开的武汉地区部属高校2005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了解到的。

  见面会昨日开场。广州某省属职业中专前来设点招聘老师,没一会就收到了约20份简历,其中有5份来自在汉重点高校的硕士生。最令招聘单位惊喜的是,他们居然收到了一份来自一个在读博士生的简历,“收到博士的简历还是头一回”。武汉博士缘何向他们抛出橄榄枝?该校工作人员认为,待遇优厚应该是首要原因之一;同时,能否落户广州以及在广州的发展前景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当记者拨通该博士生留下的电话时,该同学显得比较敏感。她坦言,广州的这个学校虽然不是很出名,但是她还是想去广州发展。对于记者更进一步的采访,她则以不想影响该校名声为由婉言相拒。

  户口不是问题 高校毕业生钟情“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一直是武汉各大高校毕业生偏爱的就业流向。昨日,在东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用人单位展台前,门庭若市与无人问津形成鲜明对比。

  昨日,在地大的招聘现场,广东志高、上海英顺达等企业展位前一直是“人满为患”。

  郭鹏宇是地大05级本科毕业生,工商管理专业的他在此次招聘会上只投了两份简历,一份是投向宁波的奥克斯,一份投给广东的志高空调。郭鹏宇说,他的就业意向基本锁定沿海城市。

  “如果能进广州或上海,户口能不能解决无所谓。”武汉工程大学的陶诚在一广州某台企展台前驻足良久。

  此次7所部属高校联合专场招聘会上,中西部企事业用人单位较往年有大幅度增加。他们还拉出了大幅宣传栏与东南沿海民企、外企抗衡。

  武汉理工汽车专业的硕士生刘利,复印了大概10多份的简历,却只送出去3份,“我还是想到东部和南部的企业和单位去”。

  用人单位门槛变高 本科生需求量走低

  “宣传上不是写着针对本科生的专门招聘会吗?怎么要的硕士生比本科生还多?”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的本科生小严同学显得有点迷茫。

  昨日在地大举办的在汉部属7高校2005年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为工科生专场,而且事先在一些高校内部网上注明为本科生专场。

  记者在招聘现场A、B、C三个专区看到,许多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招聘宣传册或现场海报上写着只要研究生,这令像小严同学这样冲着本科专场招聘会而来的毕业生有点“上当”的感觉。

  尤其是一些高校,学历要求基本上都是硕士或者博士,本科生需求量极少,有些学校甚至直接标明“只要研究生”。

  毕业生薪水自我定位 本科生月薪2000元研究生月薪4000元

  昨日在地大招聘会场上,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求职薪资期望值差异明显。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的硕士生刘建华要求“年薪5万以上”,武汉理工大学的硕士生刘利,要求是年薪达到4万至5万元。这跟招聘单位标明的工资仍相差较大。

  李同学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05年应届本科生,法学专业,她表示能够有1500元/月就可以接受了,“因为学法的人很多,工作不太好找”。

  原本是武汉七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大型联合供需会,却吸引了不少非部属高校毕业生前来应聘,而且“来势汹涌”。在招聘会现场,中南民大、武汉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工业学院、华师大汉口分校等非部属高校的毕业生到处都是。

  武汉科技大学学机械工程的张东方同学提出了月薪2000左右的要求。一些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本科生,都是把自己的薪水定位在1500到2500左右。

  许多学生对于工作单位虽然也是想到东南沿海地区,但有中西部的单位要的话,他们还是愿意去的。就业环境不太好是他们共的同感,可是找到一份工作他们还是很有信心的。中南民族大学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兰世桂同学对自己提出的薪资要求是月薪最少3500元,而且只去沿海或者北京等大城市。他对自己的选择非常自信。对自己提出的月薪3500元,他并不觉得很高。

  简历准备两个版本 不同单位区别对待

  在某美术学院展位前,华中师范大学体育系的两位同学与招聘方工作人员简单地聊了一会就离开了。离开之前,一男生将先前递出的彩色封面简历拿回,重新递出一份装帧相对简单的黑白封面简历。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系的徐同学介绍说,班上有很多同学都是这样,准备了两个版本的简历,一份彩色封面,装帧相对精美,内容也比较丰富,另一份则相对简单一些。他说,对自己比较“心仪”的单位和比较有信心能进的单位,他会递出彩色简历,对没有太多机会或者只是象征性试探的企业,则递出黑白简历。

[[center]][[image1]][[/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