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之前两次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咨询,都得到了热情接待;女儿正式被该校录取为艺术生后,带着5位数的谢礼登门拜访,却吃了闭门羹。巨大的落差使湖南省株洲市的考生家长杨学诚感叹:“阳光工程让我实实在在地体验了一回!”
杨学诚来校咨询时,地大招办副主任黄燕不但为他细致解答、释疑,还告知自己的电话号码。他很高兴:作为外省考生家长,手头上有了一个真正的“招办副主任”的电话号码,这不是相当于有“熟人”了吗?
在估分填志愿、高考分数公布的前前后后,杨学诚一直得到黄燕的鼓励和帮助。可是由于黄燕不讲大话、不拍胸脯,杨学诚的心反而悬了起来,觉得没有吃定心丸。这时,他的妻子联系了“中介公司”,开价8万“包录”。
黄燕得知此事后劝道:“今年实行阳光工程,全部都是网上录取,个人手上绝对没有什么机动指标。”杨学诚向她诉苦:“我现在就像是动手术前的病人家属,不给医生一个红包,心里就不踏实。”他表示想来汉与黄燕“面谈”,被婉拒了。
好不容易熬到7月12日,杨学诚在地大网站上确认了女儿被录取的消息,高兴劲就别提了。为此,他带着一大笔现金专程来到学校,打算好好地感谢黄燕。谁知这次黄燕避而不见,只在电话里平静地说:“这是我的本职工作。”“见过世面的我,茫然了。”杨学诚感慨万千。他相信很多人和他一样,都认为上线了不一定录取,没考上不一定不录取,有钱开路就行。可是亲身经历让他改变了这一看法。他决定用另外一种方式表达谢意。
8日,地大校长张锦高收到了杨学诚的感谢信,一起寄到的还有他赠予该校招办的一块匾,上书“阳光普照”四个大字。
上一篇: [光明日报]地大招生“阳光工程”暖人心
下一篇: [光明日报]地大招生“阳光工程”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