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进步模式,开始引起人们的反思。
25日至26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举行的全国资源环境经济论坛上,专家、学者们再次呼吁:GDP增长不能通过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来实现。
发展中的“环境欠账”
近20多年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但同时自然资源消耗加速,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从1990年到2004年,全国能源消耗量从9.87亿吨标准煤增长到19.7亿吨标准煤,废水排放量从353.5亿吨增长到482亿吨,工业废气排放量从85380亿标立方米增长到237696亿标立方米。
“中国在资源方面存在着严重短缺、消耗多、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武大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简新华教授说,我国每吨能耗实现GDP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索取和不合理利用,导致资源危机、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有统计数据显示,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GDP中,至少3%至7%的部分是以牺牲自然资源和环境取得的,属“虚值”或者说“环境欠账”。
这引起人们的忧虑:按照此趋势,我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将无法支持经济持续增长。我们应在为地球“减负”的状况下提高生活质量,而不是一味使用地球。
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推动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这一研究领域:如何消解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尖锐冲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绿色GDP进入视野
9月7日,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这是我国首次发布绿色GDP核算结果。该报告指出,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
绿色GDP即从传统GDP中扣除自然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退化成本,从而更真实地衡量经济发展成果。实际上,此次核算并没有包含自然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退化成本中的生态破坏成本,只计算了环境污染损失。但沉甸甸的数字已令人警醒。“许多地方政府的好日子过惯了!土地一块块卖出去,GDP就一天天增长。”复旦大学戴星翼教授感叹,我们看到了现状的不利,也明确了由科学发展观勾画的彼岸,但推动我们转向绿色发展的动力依然很弱。
传统GDP核算并未将环境和生态因素纳入其中。对此,有学者直言不讳:过于单纯注重GDP增长,可能助长破坏环境、耗竭式使用自然资源的经济行为。如果不能建立一套全面客观的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体系,包括利用绿色GDP核算结果来考核官员绩效,就无法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
企业应承担生态成本
人口的急剧增长带来一系列问题。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原新教授说:“不要把人口问题完全放在负面位置上来看待。人的智力是永恒的可更新资源。人口和富裕促使污染加剧,但这可以被技术进步所终止。”
许多学者主张通过发挥人的创造力,来协调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如技术进步,自主创新,以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发展循环经济。
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已被视为我国经济从粗放转向集约,从高消耗、重污染转向环境友好的基本路径。但迄今为止,主要推动方式还是行政手段。其结果是,这些领域多年来始终停留在所谓试点示范阶段。多数企业宁愿缴纳罚款,也不愿进行污染治理;对污染偏重末端治理,忽视全过程控制。“目前中国企业的生态成本,绝大部分是由社会承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陈浩教授认为,应从法规、制度、环境意识和道德规范等方面,建立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驱动机制。(记者韩晓玲通讯员曹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