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楚天金报]2012年 武汉人登顶珠峰没问题

发表时间:2009-01-08作者:网站编辑:路明来源:地大之声点击:

  [[center]][[image1]][[/center]]  一身登山服、一脸大胡子……昨日下午,中国登山队队长兼总教练王勇峰一脸轻松地来到江城武汉。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在带领中国登山队将奥运火炬送上珠峰后,我现在放松了很多,心里都是满足和快乐,接下来就是好好享受在城市里的生活,调整和充实自己。”

  难忘圣火登顶珠峰

  作为一个登山家,王勇峰早就完成了登上世界七大洲最高峰的壮举,而且在2008年之前,他已先后三次成功登顶珠峰。不过,2008年5月8日,奥运圣火燃烧在珠峰之巅的那一刻,还是让这个内蒙汉子永生难忘,“那一刻,我百感交集,心中充满了感激,感觉很光荣,毕竟是百年不遇的机遇,可以说是我人生中最辉煌的一页。”
  
  回忆当时的情形,王勇峰不停地用“完美”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我首先为队员而感动。当时全国各地选拔了36名登山者前来,其实他们都有实力登顶,不过他们其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在幕后默默地奉献,探路、接应、后勤保障。他们虽然没能在峰顶见证历史的一刻,但他们不计个人得失的奉献精神让我很感动。正是通过许多人的努力,火炬登顶珠峰才会如此的完美。”
  
  王勇峰表示,当时在珠峰之巅,自己也为所有的中国人感到骄傲,“奥运火炬登珠峰,汇聚了国内的很多高科技技术。我当时作为第一棒火炬手,为自己是个中国人感到很骄傲。”
  
  不鼓励女儿从事登山
  
  回顾自己的登山生涯,王勇峰用“山上半年,城里半年”来概括。王勇峰介绍说,“现在,如果六七个月不到山里去,我就会觉得浑身不自在。可以说,登山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了,我每年都在登山者和普通人的角色转换中生活着。说实话,有时候调整起来也很难,所以平时我在家里,会时不时踢足球、打篮球、滑雪和读书来调整自己。”
  
  虽然如此热爱登山事业,但王勇峰并不期望自己的女儿也从事这一行,“我的女儿今年18岁了,目前在中国农业大学学习。说实话,我不会培养女儿成为职业登山者,这个项目虽然伟大,但是很辛苦,不太适合女孩子,我们还是要尊重她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过,她还是很崇拜我这个老爸,她时不时还会在同学面前吹牛。”说起女儿,王勇峰露出欣慰的笑容。
  业余登山要量力而行
  
  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登山这项户外运动。作为一个职业登山者,王勇峰也对登山爱好者们提出了一些建议,“登山虽然有益身心健康,但也是风险很大的项目,所以登山者首先要有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
  
  随后,王勇峰以自己为例介绍说,“我印象最深的一次登山经历是2003年登珠峰,当时我和一个台湾同胞一起上山,由于他们此前根本没有登高峰的经历,所以我们有许多设备都没能带上去,包括氧气瓶。后来下山的时候,氧气不够了,我也跟队伍走散,失踪了28个小时,当时许多人都认为我没生还的可能了。结果回来之后,我右脚的三个脚趾头被切除了,现在我还是三级甲等残疾。”
  
  王勇峰表示,登山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没有重来的机会,所以登山爱好者要循序渐进,不能急着登高峰,“量力而行最重要。”   武汉户外运动全国领先
  
  今年43岁的王勇峰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正是在这里起步,他从一个喜欢爬山的年轻人变成了职业登山者。回忆起自己上世纪80年代在武汉的生活,王勇峰还历历在目,“记得当时武汉是全国第四大城市,看着长江大桥,我感觉很震撼,也为自己能考到武汉来上大学感到自豪。可毕业后几年,我每次回到这里,都感觉变化并不大,反而是国内的其他城市发展更快。不过这两年,我看到武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漂亮,越来越有朝气,又有当年全国第四大城市的感觉了。”
  
  在王勇峰眼里,武汉的变化不仅仅是城市面貌,这里的登山户外运动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据了解,为庆祝建校60周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预计在2012年,将组织自己的登山队攀登珠峰,届时在珠峰之巅很可能出现第一个武汉人。对此,王勇峰也是信心十足,“武汉的户外运动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低位,攀登高峰的潜力巨大,而且我的母校中国地质大学里也有一批专业的登山人才,他们都很有经验,具备攀登珠峰的条件。一般来说,攀登珠峰需要准备3年时间,这样算下来,2012年正好3年,到时候武汉人登顶珠峰的目标肯定能够实现。”王勇峰最后笑着说。(记者王际凯 通讯员龚跃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