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长江日报]真菌可能是恐龙灭绝元凶

发表时间:2009-02-14作者:网站编辑:路明来源:地大之声点击:

  

  本报讯(记者熊琳晖)在距今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统治地球的霸主恐龙为什么全部灭绝?谜底至今没有找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龚一鸣教授提出一种新假说,恐龙及其它们所下的恐龙蛋,可能是因为普遍感染了真菌疾病,导致恐龙蛋不能正常孵化,而造成了物种灭绝。相关研究论文已在我国权威期刊《中国科学》上发表。
昨日,龚一鸣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根据对丹江口市一处白垩纪晚期砂质泥岩中的恐龙蛋壳化石的研究,提出这一推断。

  1999年,他偶然得到10余片恐龙蛋碎片化石。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他发现,其中有大量同期石化的真菌化石。后来,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得到古生物研究学者启发,“蛋壳里的真菌会不会就是恐龙灭绝的杀手呢?”

  经过大量研究,龚一鸣于2007年形成假说:外星体撞击导致地球环境逐渐发生变化,大火、火山频发,森林被毁,给以腐烂植物为食的真菌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加之光照减少、温度降低,真菌种群数量激增。由于恐龙是冷血动物,易感染真菌疾病,暴露在空气中的恐龙蛋,也极易受到真菌侵入,形成病态的恐龙蛋不能孵化繁衍,最终造成了恐龙的大灭绝。

  龚一鸣说,此项研究成果在国际领域属首次提出,为探明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今后,他将进一步研究国内其他地区发现的恐龙化石,以期取得更多证据。

  小资料

  白垩纪末期的恐龙大灭绝事件是地球历史上5次重大的灭绝事件之一。多数科学家认为,这次事件是地外天体撞击地球所致,其主要依据是墨西哥湾东南部尤卡坦半岛白垩纪—古近纪之交陨石坑的发现。

  不过,近年来的科学研究表明,墨西哥湾的陨石坑早在白垩纪末期恐龙大灭绝前的30万年前就已经形成了。

  目前,世界各国科学家关于恐龙大灭绝的直接原因分析五花八门,猜测恐龙的“死法”也千奇百怪,有饿死、毒死、冻死、干死、晒死、窒息憋死、海平面上升淹死以及“男女比例失调”,雄性恐龙的灭亡导致了恐龙大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