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三学生 冯强
地质学作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很难为普通大众理解是众所周知的。去年年初,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金振民院士和高山教授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位教师的研究课题触及地球深部,更是该专业中的难点,但同时也是探索地球奥秘、为国民经济建设寻找能源动力的关键课题之一。因此,向寻常百姓尤其是学生讲清楚他们的研究成果是什么、作用何在成了当务之急。一次对二位专家采访时发生的一个小细节,引起本人对教师当如何表达授课内容的思考。
课题主要负责人,金振民院士和高山教授接受了几位学生记者的采访。高山教授一手拿笔指着电脑上一张张色彩斑斓的电子图纸,另一只手不时地移动鼠标切换画面,给我们认真地讲解起来。见几位新闻专业出身的记者感觉有些疑惑,一旁的金振民院士连忙解释道:“地球就像一个煮熟的鸡蛋,有地核,就是蛋黄;有地幔,也就是蛋清……”记者们顿时明白了。
我不禁想到,目前在象牙塔里肩负传道、授业、解惑重任的教师,尤其是理工科年轻教师,怎样用通俗易懂的话把课讲清楚,似乎是一个共同的难题。由于理工科专业的特征,要将抽象的数据、死硬的公式等转化为生活化的语言,本身就是件难事。但教师自身的生活经历不丰富、生活词汇不够充足,却是限制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术成果普及推广以及教师自身发展的一个瓶颈。
当下课堂里,老师照本宣科、学生困厄不堪是教学中最普遍的现象。多数专业教师所具备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能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无法产生“注意力效应”。而在通识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大学生,既面对着新思想、新文化、新思维的精神冲击,又自觉不自觉地在传统文化中踟蹰、徘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大学教学应该怎样展开呢?本文单就教师层面略作探讨。为进一步开解话题,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金振民院士的个人经历。
1965年,金振民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后,在湖北大冶从事了10年野外地质工作,然后转入中国地大开始教学和科研工作。这期间,他曾多次参加野外实践教学并担任实习教师,和同学们一起满山遍野跑,四处考察,同吃同住,形影不离。如今已年过六旬的他,仍坚持每年带学生远赴边远地区考察,足迹遍及青海、西藏、大别山等艰苦地区。“如果一个地质学家一辈子呆在研究室,不可能有什么成就。要改变国家面貌,光在大城市、光在实验室远远不够。”他说,科学研究重在实践,一定要深入基层,这是每位科学家必经的成长过程。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的文章《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曾轰动一时。范老曾说:“文章所表述的观点,是我采访了很多老百姓得出的。我为什么能够写出那样一篇文章呢,现在看来应当归功于20年的右派生活。它使我认识到,苦难是一种不幸,但苦难也有两面性,也会有一些偏得,有你正常情况下得不到的东西。”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他回忆说:“我本来是上海出生的,是一个五谷不分、养尊处优的知识分子,右派生活使我了解了农村,了解了农民,了解了我们的国情,了解了中国农村、农民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我觉得这是最大的偏得。”
无可争辩的是,现代教育环境催生的学术专业化、专门化浪潮,的确成就了一大批高精尖人才。他们的专业造诣为人称道,同时他们也将学术本身推向更专业、更专门,并且逐渐形成了一种小范围的排他性的、普通人难以理解的语言系统。作为教师,如何将这种专业的语言转换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则需要另一番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