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记者杨佳峰通讯员宁薇)地下两公里的温度是多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副教授郭清海给出的答案是:236℃。有趣的是,这个结果是算出来的。他也因此于近日荣获2010年Ebelmen奖,成为获此殊荣的首位亚洲学者。
离地面1至5公里的地壳,高温的熔岩会将附近的地下水加热,成为宝贵的地热资源,根据温度高低,可用来发电,也可直接用于采暖、工农业加温、水产养殖、医疗和洗浴等。但如何知道地下温度,却一直是个难题。传统办法是采用遥感技术和红外测量,但误差大。
32岁的郭清海主要从事水文地球化学方面的科研教学工作。2006年起,他连续3年前往西藏羊八井高温热田和海拔4500米的羊易高温热田,以两个热田内硼、砷、氟等化学成分的来源、迁移、转化、蓄积为主线,系统分析热田及周围环境中硼、砷、氟的最初来源与最终去向,提出了一套高温地热流体的物源定量研究方法,通过地表采样计算出地下2公里羊易热田存在温度为236℃,且明确为氯含量每升185毫克的母地热流体。
这是国际上首次得出的研究成果,可为热田发电潜力预测提供翔实依据。
4月中旬,国际地球化学协会IAGC主席RussellHarmon博士给郭清海来信确认他获奖,表彰他在高温水热系统的水文地球化学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
小资料――
IAGCEbelmenAward是国际地球化学协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Geochemistry)设立的三大国际奖项之一,该奖每两年评比一次,用于奖励全球范围内1至2位年龄在35岁以下的具有专业特长和突出潜质的优秀青年学者。
(本文来源:汉网-武汉晨报 )
下一篇: [楚天都市报]冰岛火山灰引发酸雨能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