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地质勘查导报]郭清海博士获Ebelmen奖

发表时间:2010-05-11作者:网站编辑:路明来源:地大之声点击:

    本报讯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郭清海博士,因在高温水热系统的水文地球化学研究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荣获2010年Ebelmen奖,成为我国获得这一重要奖项的第一人,也是获此殊荣的首位亚洲学者。
   
  我国高于150℃的高温地热主要用于发电。“不过,对高温地热的利用有利也有弊。”郭清海解释道,“高温地热在转化为电能的同时,也因其废水中含有硼、砷、氟等有害元素而污染周围环境;因此,通过地球化学手段,阐明地热流体的地球化学起源,并以此为基础深入探讨其在天然排泄过程中或开发利用条件下的水环境效应,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应用价值。”
   
  从2006年起,郭清海就以西藏的羊八井高温热田和羊易高温热田为典型研究区,开展了高温地热流体的水文地球化学研究。通过研究,他明确了这两个地区高温地热流体的地球化学成因,建立了刻画地热流体起源的地球化学模型,并指出羊易热田存在温度为236摄氏度,氯含量为每升185毫克的母地热流体,这也是国际上首次得出的研究结论。这些结论可为有关部门进行热田发电潜力预测提供依据。
   
  此外,郭清海以两个热田内硼、砷、氟等化学组分的来源、迁移、转化、蓄积为主线,把高温热水系统—地下冷水系统—地表水系统作为整体而加以研究,系统分析了热田及周围环境中硼、砷、氟的最初来源与最终去向,并提出了一套高温地热流体的物源定量研究方法。研究工作的开展不但对于深刻理解羊八井热田和羊易热田的高温地热流体及其化学组分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丰富了高温水热系统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相关研究成果以多篇论文形式在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
   
  IAGC Ebelmen Award是国际地球化学协会设立的三大国际奖项之一,该奖每两年评比一次,用于奖励全球范围内1至2位年龄在35岁以下的具有专业特长和突出潜质的优秀青年学者。在2010年,国际地球化学协会首次将该奖授予亚洲学者。

  (宁  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