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探访了三个老人,听他们讲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感受,觉得他们好勇敢,也好幸运,感受到他们在讲那些事迹是眼神放出的光,声音的变化,情绪的起伏。 临别时,田老握着我们的手,不停的重复“有什么需要我的,你尽管说。”“你们有什么需要的书,我给你们订”。不是客套、不是寒暄,是老人的内心最诚挚的想法。
第二天早上走访的田苏老人,现在已经是97的高龄。在采访之前,牛老师跟我们说田老年纪大了记忆力不好,让我们做好心理准备。田老一坐下来就给我们将他当年在山西参加“青年抗战决死队”的事迹,那时,他是连队的政治指导员。他跟我们说“决死队”的意思就是和日本决一死战,为国牺牲也不怕。我一句句记着田老跟我们说的事迹,不过聊了一阵之后我们发现田老始终围绕着“决死队”反复地讲。问了其他问题,说着说着他又绕回来了,在一旁看报纸的妻子着急了,在旁边加了一些田老事迹,并跟我们解释说:“他老啦,记不清了。”田老一听,着急地说:“你们听我的,她没亲身经历过,说不清楚,听我说,我可是经历过的。”然后又开始说“青年抗战决死队”,又说道“决死队”的含义和日本决一死战,为国牺牲也不怕!当时的我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因为田老反复讲一件事而觉得无奈,反而觉得是一种感动。每说一次决一死战,为国牺牲,他总紧握着拳头,有力的挥舞着。看着他,我就在那想是多大的意志,多坚定的想法,让他深怕自己忘记说过而一次次的重复。
文革期间,田老被打入右派,从1966年开始到1979年田老最后一批被平反,13年中田老及其夫人受尽了折磨、不公的对待,据田夫人回忆,夫妇二人每天把饭钱节省下来,晚上步行2个小时去江汉路买报纸,田老时刻关心的局势的发展。当问道,这13年老人精神上是如何支撑得过来的,田夫人只说了几个字“相信组织、相信自己”。
1983年田老离退,但田老依然保持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辉本色。退休后田老每天坚持阅读报刊杂志,学习政治理论,今天刚进田老家中,田老正用放大镜阅读7月11日的人民日报《井冈情深》,虽然田老的记忆力不好,往往看过的东西也已经不记得,但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田老每年订阅文献、杂志、报纸及有关青年学生思想教育方便的材料多达2000多元,田夫人每晚10点就要田老去睡觉,田老每天还“偷偷”的再翻看床边的一摞摞的杂志、报纸,这又是何种精神呢。
田老对党无限忠诚,无论是做组织员工作还是为青年学生做报告,不分份内份外,把所有事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当田老年事已高,学校不再给田老分配发展党员谈话任务时,田老主动要求工作,认真审阅每一分入党材料,做好每一次谈话,经常利用节假日实践邀请发展对象到家中,进行思想交流。田老时常为准备给学生谈话、回答一个问题,不厌其烦的查找材料,废寝忘食。一干就是到深夜1-2点,田老骄傲的说“我用有生之年超额完成了500名党员发展对象谈话工作目标。”
田老现在97岁了,说话还很清楚,牙齿也特别好,走路下楼梯都很麻利,田老写寄语“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时候一笔一划很有力度,每天睡眠都在八小时以上。我们都佩服的不行,哪里像是近百岁的老人呢?
我始终坚信生活总有美好的一面,社会的真善美始终存在,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保持有这个信念的心。这次的探访红色老人的活动,让我对于这个想法有了更多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