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长江日报]陈晨

发表时间:2012-05-22作者:网站编辑:路明来源:地大之声点击:

  身份:土生土长武汉人

    中国地质大学户外运动专业学生


    年龄:24岁


    父亲创造了生存的奇迹,我希望自己让奇迹延续。


    陈晨很喜欢小孩子。


    本土武汉人


    首位登顶珠峰的


    在校女大学生


    国内首位登顶珠峰的在校女大学生,湖北首位登顶珠峰的女性——今晨,24岁的武汉姑娘陈晨,在世界之巅书写着一个又一个纪录。


    奇迹背后,陈晨说:感谢父亲,是他所创造的生存奇迹,激励着我不断向上攀爬,努力让奇迹延续。


    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出发,坐车至东湖开发区;而后转901路至纸坊客运站;再换一趟车,就可以到达江夏乌龙泉富民街。


    陈晨的家就在街边,跑一个单趟得花两个小时左右。但是只要没有特别的安排,她周末都会回家看看。


    2008年10月,父亲陈永文被查出患多发性骨髓瘤,也就是俗称的骨癌。“查出来就是晚期了,刚开始医院都不收治。”陈晨说,“正常情况下,这种病只要半年人就没了。”


    父亲病情确诊时,陈晨正随地大登山队攀登海拔8201米的卓奥友峰。那是她的第一次登山,最高攀至海拔7600 多米。


    “一进山手机就没了信号,一个月时间与世隔绝。记得下山那天是10月4日,第一时间跟家里打电话报平安,结果妈妈抽泣着告诉了我这个可怕的消息。当时的感觉,仿佛从7000多米高处‘啪’地摔下来,粉身碎骨。”回忆那段往事,陈晨至今刻骨铭心。”


    父亲一开始想放弃治疗,但是陈晨与家人一直期待奇迹出现。在她们的鼓励下,陈永文渐渐开朗起来,病情也逐渐稳定下来。


    “父亲创造了生存的奇迹。我希望自己有机会登顶珠峰,让奇迹延续。”上山之前,陈晨满是憧憬地说。


    2007年,陈晨由江夏一中考入地大,就读于户外运动专业。“我从小就像个‘野小子’,这个专业正对路。”陈晨说。


    2011年,陈晨保送地大体育课部研究生,成为董范教授门下弟子,学习的方向仍然是户外运动。


    2008年初次登山,陈晨就与地大登山队一起去了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因为当时的登山物资有限,她并不在登顶之列,为此还偷偷地哭了一场。


    不过此番经历对于这位武汉姑娘而言有着特别的意义。出众的高山适应能力与很强的服务、配合意识,令其逐渐成为地大登山队的重点培养对象。


    “陈晨似乎天生就是干登山的料。”地大体育课部研二学生、登山队队员曹志凯评价。    


    去年8月,地大登山队玉珠峰(海拔6178米)实地训练,陈晨与几位队友第一批登顶,完成了人生中的首次雪山攀登。


    “她的适应能力相当强。一般男队员到山上都要经过两天才能缓过劲来,而她上山当天就活蹦乱跳的,忙着生火做饭。”曹志凯说,“玉珠峰冲顶时她正在生理期,竟然当天登顶当天回撤大本营,状态好得出奇。”


    在曹志凯眼里,陈晨有些大大咧咧,为人大度不计较。“一到山上,她总会打水、做饭什么都抢着做。”


    “每逢登山,其他人大都因为高原反应而消瘦,我却总是能吃、能喝、能睡、能长肉。”说到这里时,陈晨也忍不住笑起来,“我想这是因为山上全封闭的环境,以及自己良好的心态。”


    关于登山增肥这个“特异功能”,陈晨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登卓奥友之前体重94斤,下山之后体重118斤。“好在长得快降得也快”。


    此番登完珠峰,她又会重多少斤?这是一个相当有趣的问题。


    本报珠峰大本营19日电 特派记者邹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