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登山?
因为山在那里。
公元2012年5月19日8时16分,巍峨的珠峰之巅,首次留下了武汉人的足迹。
站在离太阳最近的世界“第三极”,地大珠峰登山队总指挥董范使出全身力气呐喊:祝所有武汉人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那一刻,豪情写在脸上,热血在心头奔涌!
作为土生土长的武汉人,董范和陈晨师徒二人以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改写了江城的登山史。19日凌晨1时许,他们所在的地大“冲顶四人组”从8300米突击营地出发,一夜奋力向上,经过整整12小时,终于成功登顶并顺利下撤到安全地带。
第一时间,本报记者随队在珠峰大本营亲历了这12小时里的担忧,感动,以及无尽的喜悦……
1∶20
冲顶组整装出发 大本营煨桑祈福
18日吃过晚饭后,珠峰大本营里,著名登山家李致新、地大武汉和北京两校的校领导、部分队员等就早早守在了通讯电台前。按照计划,“冲顶四人组”董范、陈晨、德庆欧珠和次仁旦达当日下午2时许抵达8300米突击营地后抓紧睡觉,次日0:00将向顶峰挺进。
0:00,李致新迫不及待地用对讲机呼叫冲顶组,嗞嗞的信号声响过后,却无任何回应。反复调试,仍是如此。
0:28,冲顶组仍没有消息,大家有些焦急。去西藏圣山公司商业队打听,得知该队已经出发,地大登山队尚在睡觉,约1:00出发。
原来,为避免在“中国梯”处造成堵塞,当晚准备登顶的中国、印度、日本等近10支队伍开会抓阄,最终确定了出发顺序和时间。
0:50,电台里传来董范的声音:“冲顶组队员已起床,正在吃饭,1点整出发!”大家悬了半天的心终于落下。
1:20,德庆欧珠通过电台呼叫大本营:“我们已经出发,保证完成任务!”
李致新手握对讲机大声叮嘱:“注意安全,注意节奏,前后照应!”
随后,李致新带领地大大本营营地所有成员来到帐篷外,用古老的藏族仪式——“煨桑”,祈祷冲顶队员平安。大家将一大堆柏树枝堆砌在玛尼石堆旁,一边点火,一边口念祷词,再将糌粑倒在燃起的树枝上,然后洒上几滴水。袅袅桑烟升起,寄托着大家对山神的敬畏、对伙伴的祝福……此时,绒布寺的两位喇嘛也已开始在大本营整晚念经祷告,庇佑所有山上的攀登者们。
4∶47
准备跨越“第二台阶” 花费一小时顺利通过
祈福仪式归来已是近2点,大家仍毫无睡意,和衣而卧静静等待。
电台许久没有响起,帐篷里很安静。李致新踱着步子,“睡不着啊!前方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说明一切正常。”
此时,整个珠峰地区还陷于一片黑暗之中。白雪映衬下,珠峰清晰可见,登顶队员的头灯光亮在夜幕下一闪一闪,他们只能靠着这样的光线,摸索着深一脚浅一脚前进。
4:20,嗞嗞的信号声突然响起,该队卢杰书记等数人都猛地坐起,结果只是电流声……大家又重新躺下。
4:47,正赶往8300米进行接应的该队队长次落呼叫大本营,报告:冲顶组已到“第二台阶”下,正喝水等待上“中国梯”。李致新自言自语道:“时间拉得有点长,还得至少三小时。”
5:59,电台里传来次仁旦达急促的声音:“刚刚通过第二台阶!大家状态特别好,天气也特别好!”哗,掌声响起。李致新舒了一口气,拿起对讲机嘱咐:“根据经验,保持节奏,老天保佑!”
6:21,董范在8800米的“第三台阶”下面呼叫大本营:“现在正控制节奏。按现在节奏,大概一个半小时后登顶!”
7:00,天蒙蒙亮,大家走出大本营的帐篷,看着峰脊上的闪闪灯光。李致新分析,他们到了最艰难的时候。
7:26,信号响起。登顶了?大家一阵激动。原是次落队长呼叫:他已到8000米,手机暂时没有信号。
7:35, 德庆欧珠呼叫:刚已过雪坡,到了岩石处,离顶峰不远,半个小时左右到顶。他有些喘气,而大家已坐不住了,纷纷开始倒计时……
8∶16
冲顶组四人全部登顶 大本营祭拜珠峰墓地
1分钟、2分钟、3分钟……时间仿佛在这时走得特别慢,李致新捏着对讲机的手已微微出汗。
突然,电台里传来董范激动的声音:“报告李主席,报告李主席,经过7个小时的攀爬,成功登顶,成功登顶……”话音刚落,大本营帐篷里已是一片欢腾,大家纷纷击掌相庆。
历史将铭记此刻,武汉人将铭记此刻——2012年5月19日8时16分。
珠峰顶上,董范祝福母校60华诞,祝福全国的大学生身体健康、学业进步,还祝福全体武汉市民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随后,陈晨、德庆欧珠和次仁旦达也相继通过电台报平安和表达感谢,他们的声音听起来洪亮有力,让人心安。队医刘大夫禁不住感叹:状态真好!
8:30,电台再次传来呼叫:冲顶组完成峰顶照相等任务后准备下撤。至此,四人约在峰顶停留15分钟。
放下对讲机,全体大本营人员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珠峰墓地。他们要将喜讯第一时间告诉长眠在此的一位地大校友——王洪宝。
1979年,王洪宝与尼玛扎西、罗朗在章子峰附近横切雪面走过,发生雪崩,三人都葬入无底的雪缝,队友为他们在珠峰脚下立下墓碑。大家为英雄的先烈献上哈达,祭洒青稞酒,并用登顶的消息告慰校友在天之灵……
12∶47
安全返回突击营地 兴奋连线本报记者
9:10,次落报告大本营,他和三名藏族向导已抵达8300米的突击营地进行接应。
10:49,冲顶组已下撤到海拔8400米的第一台阶。
此时,李致新严肃叮嘱:“现在才成功一半,撤到大本营成功四分之三,全部撤回武汉,才全部成功!”
12:47,经过4个多小时的下撤,冲顶四人组顺利返回8300米突击营地。来不及休整,德庆欧珠拿起手机,给大本营传来两张在顶峰的照片,随后,他给本报记者打来电话,疲惫的声音里带着兴奋:“四个人的状态都不错!我现在最想吃红烧排骨!想跟女友说‘我爱你’!”他的话让大家哈哈大笑。
撤回8300米营地并遇上接应队员,意味着冲顶组已抵达安全地带,此时距离凌晨出发已整整12个小时。
大本营里,大家绷紧的心终于放松下来,一夜未眠的队员们甜美地进入了梦乡……
上一篇: [长江日报]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问鼎珠峰
下一篇: [长江日报]有机会也想去登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