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讯 (特派记者陈凌墨)城镇化是未来几十年我国最大的发展潜力。加快推进城镇化,成为本次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昨日,不少驻鄂全国政协委员的发言或提案,都与“城镇化”有关。 “当前湘、赣、鄂、皖四省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正在起步运作,城市群是城镇化发展的有效载体,不妨在此设立国家新型城镇化改革实验区。” 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市政协主席吴超说,目前“中三角”四省省会城市已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设立新型城镇化改革实验区,将有效整合区域资源,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他建议,可通过新一轮的先行先试,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方面创造新经验,可放大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示范效应,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方面形成新突破。 蒋惠园委员: 大力开展“健康城市”创建活动 全国政协委员、武汉理工大学教授蒋惠园,从“健康城镇化”的角度建议,开展健康城市创建活动,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给人类健康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从1978年到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从17.92%提升到51.27%。城镇化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工作带来很大方便,但也带来食品安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困扰着人们的健康。”她建议,尽快制订“健康城市发展中长期规划”,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健康城市”创建活动,将其作为建设幸福中国、美丽中国的必备条件之一。 李长安委员: 农村城镇化不应丢了“田园味道” 人们过去最常说的加快城镇化建设,即通过扩容大城市、中小城市,从而让农民进入城市,身份转为市民,最终提高城镇化率的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李长安认为,这样做可以解决“农民”问题,但解决不了“农村”问题。他建议,农村城镇化应成为我国城镇化的重点,实现农村就地城镇化,即在保留农村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的同时,发展规模化现代农业的模式。“这样一来,虽然农村还是那个农村、地还是那块地,但矗立其上的人和物已经赶上城市的品质。这样可以同时解决农民和农村、农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