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记者 曾伟龙)今天上午10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滑翔伞课正式开课。作为全国最早开设滑翔伞课的高校,地大体育部将之定为公选课,一学期32学时、1.5个学分,首批参加“尝鲜”的学子有21人。不过遗憾的是因风力过大,滑翔伞课被迫取消。 锦赛亚军陈海平教练现场授课 湖北滑翔伞第一人、世锦赛亚军现场授课 早上8点,“滑翔班”在中国地质大学门口集结完毕后,驱车近一小时来到江夏龙泉山训练基地。记者下车后迎面吹来一阵强风,冷得赶紧把衣服裹紧,待观察四周发现,用于训练的山头坡度比较平缓,山脚下的空地也相对平整。 “滑翔班”课程开设者、地大体育课部教师邓焰峰介绍,今天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滑翔伞课的第一堂课,为此从襄阳请到了我省滑翔伞第一人、世锦赛亚军陈海平担任教练进行现场指导。 陈海平教练(陈教)打开滑翔伞包,跟学子们开始讲解。他说,滑翔伞通常主要由翼型伞衣、伞绳、背带系统和操纵系统四大部分组成。为便于滑翔伞的保管、携带与运输,每具滑翔伞还配有一只背式包装袋,全套装备一般在20公斤左右。 一根1.2厘米粗的伞绳承重可达120公斤 这么细的绳子,在飞行过程中会不会断,安不安全?“滑翔班”的学子们一边认真听,一边不停地向陈教练提问。 “谁要是拉断,我请谁吃饭!”陈教刚说完,很多学员跃跃欲试,把伞绳缠绕在手上试着拉,不过都未能成功。陈教解释,伞绳是用布匹做的,特别扎实,一根1.2厘米粗的伞绳能够承重在120公斤,稍微细一点的1.0厘米粗的伞绳承重也在80公斤左右。 陈教练给学员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安全课,他说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安全规则。 天空不作美,风速过大翔伞课被搁浅 说起“滑翔班”的第一堂课,最激动的莫过去学员了。今年大二的石柏就告诉记者,学习滑翔就像学习羽毛球、排球一样,自己多了一项兴趣爱好,以后自己学会了就可以享受在空中自由翱翔的感觉。 “今天风有点大,为了安全考虑,翔伞课今天暂时取消。”邓焰峰解释,滑翔伞遇到风大就像小舟在大海里碰到飓风一样无助飞在空中,只能听天由命,在教学过程中决不允许这个情况,放弃这次飞行是为了千万次安全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