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中国国土资源报]采取有特色的培养措施

发表时间:2013-06-28作者:网站编辑:路明来源:地大之声点击:

  

  在这个“史上最难就业季”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0 多名地学类专业毕业生发愁的不是找工作,而是在几家单位中如何挑选。


    该校学生工作处处长王林清介绍,去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今年,学校就业未受明显影响,地学类、工程类、材料类和机电类专业就业需求保持旺盛。截至6 1 日,地学类除录取研究生540名外,已面向国土资源等行业签约800 余人。


   
该校党委副书记傅安洲的一段话,道出了其中的门道:“作为一所行业特色的大学,如果要让学生有竞争力,必须采取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措施,多渠道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为学生搭建更宽阔舞台


   
为给学生搭建更广阔的舞台,该校探索双向合作的办学模式,在教育部、国土资源部共同指导下,分别和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合作,去年在北京签约成立了“C2 科教战略联盟”。


   
该校校长王焰新指出:“学校根据办学优势,和行业高端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其主要目的之一,是让大学生有机会在这些单位学习锻炼,开阔视野,为将来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此外,该校去年还组建了“ 地球科学菁英班”,按照“2+1+1”模式培养,大学生前两年不区分专业方向,夯实基础,第三年按个人志愿分别进入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遥感科学与技术四个专业学习,第四年学生进入中科院的导师课题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完成毕业(研究)实习和毕业论文,毕业后还可以直接进入中科院读硕士或在相关部门工作。

   
虚心听取用人单位的建议


   
培养专业人才,用人单位的态度很关键。该校把国土资源行业用人单位请到学校,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七年前,该校举办了“ 首届地学人才培养论坛”,有关用人单位反映,地矿类毕业生在地质调查和矿产普查方面,实践动手能力与过去相比弱化了。了解情况后,该校立即组织各学院进行研究。从2008 年开始,该校设立地质学(地质调查方向)和资源勘查工程(矿产调查与开发方向)专业,并纳入“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该校还积极与全国地矿单位沟通,在江西、安徽、贵州、内蒙古、新疆等省(区)的地勘局建立“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签订了“ 卓越工程师”实践培养基地协议。


   
矿产调查与开发专业的大四学生小刘,去年暑假在贵州地矿局117地质队进行了6 个月的专业实践。他说:“在实践工作中,我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了强化,对矿产调查与开发也产生了兴趣,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

   
鼓励学生到西部和基层建功立业


    长期以来,由于地域、历史、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西部地矿行业专业人才匮乏,很多西部地矿单位求贤若渴。另一方面,西部蕴藏大量的矿产资源,亟待科学开发利用。


   
针对这种现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中,鼓励他们面向国土资源行业,尤其是西部地矿行业就业。为了加大西部地矿人才的培养力度,10 年前,该校就联合西部地矿单位,成立了 西部地矿人才培养基地”,面向西部地区为地矿单位定向招生培养,并且实施“ 西部高水平人才培养计划”,为西部地矿行业培养和输送硕士研究生。目前,该校共面向西部地区定向培养本科生460 名,硕士研究生259 名,缓解了当地专业人才紧缺的局面。


    材料与化学学院少数民族学生加丽森,是“
西部高水平人才培养计划”的受益者。她来自新疆,今年硕士毕业后,将回到自己的家乡新疆地矿局新疆矿产实验研究所工作。她说:“ 学校实施的这个人才培养计划,让我学习更有动力,就业目标更明确,将来我回新疆工作,一定不辜负母校的培养。”       
     
     
《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