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东光 高雅
提起周口店,大多数人都会联想到蜚声海内外的古人类发源地。殊不知,正是由老一辈地质学家的辛勤工作,才慢慢揭开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的神秘面纱。
从太古宙到新生代漫长的地史演化过程中,周口店地区形成并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地质事件记录,地质构造现象齐全,地貌景观对比清晰,是我国基础地质的研究宝库。
周口店与地质人有着不解之缘,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成立伊始,就提出了“注重实践教学”的办学理念,将野外实习列入必修课。1954年夏天,野外教学实习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70年来,从这里走出了包括47位院士、4位国家卓越工程师在内的十余万名地质人才,造就了“地学领域千人一院士”的佳话,被誉为“地质工作者的摇篮”。
群山为师求索真知
每年夏天,周口店实习基地就会变得热闹非凡,一批批青年学子汇聚于此,用双脚丈量大地,以实践求索真知。
太平山为向斜构造,整个地区受到浅变质作用,岩层丰富,是周口店野外实习的经典路线。在此基础上,学校又先后开辟出八角寨-拴马庄中新元古界地层等13条野外实践教学路线。
在每一条地质路线上,同学们通过观察野外地质现象,敲出合格的岩石标本,测量产状、记录野簿,利用信手剖面、实测剖面了解垂直剖面上的变化,通过区域填图了解水平面上的空间展布,最终形成正确、合理的地质认知。经过全面系统的野外实践训练,同学们得以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学会如何系统观察、正确描述、综合分析复杂多样的地质现象,逐渐建立“将今论古、以古证今”的地质思维,通过微观和宏观的空间尺度、不同地质年代的时间尺度推演地球的演化历史。
传承精神塑造品质
地质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必须以严谨求实的态度来对待,这就是科学精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师赵新福说:“野外地质现象非常复杂,我们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常常讨论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地质现象,从而引导学生在野外大胆设想,打破条条框框,树立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
炎炎夏日、陡峭山路、瓢泼冷雨、蚊虫叮咬、疲惫不堪……艰苦的野外环境造就了同学们吃苦耐劳、勇攀高峰的品质,他们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切身体会老一辈地质工作者为国找矿的满腔热情,传承对地质事业的热爱,发扬“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的传承,一代代青年学子才会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
跋山涉水的野外实习,还赋予了学子攀登更高山峰的非凡勇气。从周口店实习基地走出的登山家王勇峰、李致新,曾携手完成了中国人首次登上世界七大洲最高峰的壮举。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登山队完成“7+2”登山科考,书写了我国高校体育运动史上的传奇。
70年来,周口店实习基地孕育了“山河为师、启智育德、力行悟道、地质报国”的摇篮精神,滋养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地质人。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在周口店,最令青年学子难以忘怀的还有那些朝夕相处的老师们。从建站开始,学校就坚持把最优秀的教师选派到野外实践教学一线,“大先生”“好老师”成为野外实习实践活动的“标配”。
20世纪50年代,以池际尚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地质学家率先垂范,到周口店实习基地亲自授课,并指导野外地质实习。自此,形成了优秀教师“带实习”的优良传统。70年来,先后有40多位院士在这里指导学生实习,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躬身示范的老师前行引导,同学们紧随从游,在耳濡目染的熏陶中迅速成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最美教师殷鸿福对此深有体会:“老师带我们去实习的时候,就是一身野外装,平时跟学生打成一片,一边走一边还要大声地讲解,一路指山画水。到了实习点上,我们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精神也不太集中,老师还要跑上跑下,一组一组去答疑,去解惑。当时我就觉得老师可敬可佩,这就是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对我们影响非常大。”
进入新时代,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建立了以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为核心,以优秀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团队,进一步强化了野外实践教学工作的核心力量。
即使连续带了9年实习,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周口店实践教学团队队长王国庆教授依然提前两周带领团队集体备课。“在学生到来之前,我们要把所有实习路线走一遍,排除安全隐患,组织教师对野外实习点展开充分讨论,更新教学内容,培养青年教师,促进他们快速成长。”
每年340余名老师驻站,与1000多名学生同行、同吃、同住、同学、同研,同甘共苦,共同探索地球科学的奥秘。
铸魂育人地质报国
70年来,周口店实习基地先后获得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地质学理科基地野外实习基地、国家野外实践教育共享平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五张国家级名片。
在周口店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又陆续建起了北戴河、秭归、巴东等3个实习站,牵头成立了地学类专业实践教学联盟;与北京大学、香港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40所高校形成实践育人共同体,联合开展野外实习;与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高校合作开发了13条国际经典地质育人路线;在全国建成数百个实习实践基地,以“教育”“探索”“交流”“赋能”为目标,统筹推进建设20多个“地质e站”。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把以周口店为代表的野外实习实践,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平台,推动实践活动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通过实习实践,教育引导一代代学生深入认识我们的国家,增进与广大人民的紧密联系和深厚情感。
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李建威看来,野外地质实习是一个“力行”“悟道”“启智”“育德”的过程。学校积极推进“地质报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通过野外地质实习和地质现象的解剖让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地球的演化以及地球科学的真谛,引领青年学子在行走山河中擦亮爱国奉献底色。
作者简介:尚东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高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宣传部编辑
(原载《中国矿业报》2024年8月13日)
上一篇: 【湖北日报客户端】《逐梦山河》画出师生野外实习故事
下一篇: 【湖北日报】“鄂”的校徽就这么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