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张鸿 通讯员 屠傲凌 程旬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张鸿 通讯员 屠傲凌 程旬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歆 通讯员 王俊芳 屠傲凌 实习生 肖琴心
9月4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旭日暖阳中迎来了朝气蓬勃的新生,浩浩荡荡的“送亲团”大军中,一位扛着巨型单反、黝黑皮肤的大叔尤为引人注目。
他叫老郑,与妻子陪同儿子郑长佩来学校报到。郑长佩是来自四川的理科生,今年高考620分,超出该省一本线约一百分,被地大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学类专业录取。当被问到孩子为何选择这个专业时,老郑娓娓道出父辈走南闯北、勘探祖国土地的经历。
上世纪五十年代,郑长佩的爷爷奶奶毕业时被分配到四川地质队工作,后又转移到宜宾,支援国家“三线建设”,青山为伴,四海为家,在漫漫征途中组建了家庭,诞下三子——老郑和他的哥哥姐姐。
在父母的谆谆教导耳濡目染下,三姐弟无一例外都加入了地质队,哥哥考取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是父母单位子弟中的第一个大学生,后去了川东南地质队,姐姐加入四川省地矿局地质队,老郑当兵转业归来也进入四川第二地质大队成为一名工程师,带队勘探抢险。
受到家庭氛围以及父亲工作性质的影响,郑长佩自小对徒步、登山、露营、旅游等野外活动有浓厚兴趣。课余时间跟随爸爸走过三山五岳,初中时,父子二人还跟随向导穿越西藏墨脱无人区。据不完全统计,郑长佩跟随父亲攀登过的山峰已经达到50座。
在获知高考分数的早晨,郑长佩坚定选择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除了父亲老郑,一家人都提出了反对意见。伯伯觉得孩子分数比较高,可以考虑报考对身体强度要求没有那么高的专业。耄耋之龄的奶奶摇摇头,直说:“太苦了,太苦了!”
上世纪50年代,地质工作非常辛苦,工作条件不完备,对地质工作者的保护也不周全,不仅要风餐露宿,还可能接触带有放射性物质的矿产。老郑回忆,父亲的身体总是时好时坏,每年都需要疗养。在他很小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人将哥哥、姐姐和他拉扯长大。
“学什么都会很辛苦的。”郑长佩说,他喜欢野外,喜欢爬山,大学期间,他想多爬几座道教名山,到地质公园走走看看,时代在进步,能把专业和爱好相结合,地质学专业就是他的第一选择。
对即将开启大学生活的儿子,有什么期待?工作了30多年的老地质老郑拍了拍儿子的肩:“这才只是刚开始,四年远远不够,加油吧!”
链接:一家三代地质人,四川小伙传承父辈衣钵入学地大 (hubeidaily.net)
(原载于 湖北日报客户端 2023年9月4日)
上一篇: 【湖北日报】新生报到
下一篇: 【长江日报】四川小伙立志投身中国地质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