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全国两会议案提案关注生态保护修复

[中国自然资源报] 让家园更绿更美

发表时间:2022-03-17作者:网站编辑:程晓龙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2-03-09点击: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国两会期间,生态保护修复成为关注热点,民主党派中央心系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代表、委员为土壤生态健康、碳中和目标谈思路、话举措,为美丽中国建设提建议。


心系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我国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川滇等生态屏障区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产品优质富集,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极具潜力,而且生态屏障区大多数属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地区。


农工党中央认为,这些生态屏障区的复杂性、差异性给地方自主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带来了一些困难。比如,生态产品供给缺乏系统谋划,生态产品边界和价值核算规范有待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存在政策瓶颈等。


对此,农工党中央建议,从技术、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生态屏障区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支持。一是促进生态屏障区生态产品持续、高质量供给。在具备条件的生态屏障地区,根据区域差异和生态产品特点,分类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并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二是研究出台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规范。全面准确把握生态产品的价值内涵,厘清生态产品认定边界,制定发布认定清单。细化核算指标体系、标准和程序,建立生态产品核算统计制度与发布制度。三是在工作绩效考核、生态资产确权、生态产品市场交易、定价、绿色金融服务、绿色产品认证等方面着力,加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关键政策和市场机制设计。


全国政协委员马志伟关注青海省的生态文明建设。马志伟认为,青海虽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不断取得了新成就,但青海生态环境质量、生态服务能力与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要求仍有差距。


马志伟建议,打破传统空间概念和体制格局,以青海全域为空间,创建国家生态特区,并将生态特区划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建设区、绿色发展区,支持打造以集成协同和原真完整为目标的生态保护区、以科学治理和系统施策为原则的生态建设区、以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绿色经济体系为核心的绿色发展区,实行分区施策,为探索实现人的充分发展与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作出示范。


重视生态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


2021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然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一项创新性工作,政策空白多、推进难度大。九三学社中央认为,目前还存在生态产品有效供给能力不足、生态产品产权主体难以确定、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配套政策不完善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九三学社中央关注农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问题,建议:一是提升农村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实行“抱团攻坚”,一体化推进区域内“山、水、林、田、湖、草、路、景、村”系统治理;整合乡村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资金、国家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流域生态补偿、低质低效林改造等各类财政资金,建立生态基金统筹用于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二是明晰农村生态产品产权。以村镇为单位,开展乡村自然生态资源情况调查,进一步明晰产权归属,绘制乡村生态资源和生态产品“基础地图”。将农村生态自然资源纳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清产核资范畴。三是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作用。依托村级集体推进农村生态资产产权流转,由村集体集中全域生态资源统一管理;推动集体经济组织以出租、入股、托管、信托等方式与其他市场主体开展合作,实现生态资源统一开发;利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等既有经验和基础,推进生态资源资产收益公平合理分配,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四是完善农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配套政策。完善生态产品标识认证,加强生态品牌建设,为生态型开发项目预留空间,完善生态补偿和损害赔偿制度。


2021年,我国正式设立首批5个国家公园。全国人大代表、大自然保护协会大中华理事阎志关注国家公园的全民公益性。阎志认为,我国国家公园已经正式进入建设阶段,要在夯实保护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全民公益性,着力推进改革成果向全民福祉转化。


阎志表示,国家公园建设是以生态保护为基础的综合性改革工作,但调研发现,现阶段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全民公益性服务功能未充分发挥,国家公园的国民认同度有待提升;当地社区生计转型与发展渠道有限,民生福祉的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社会资本投入动力不足,社会公共服务缺乏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保障。


对此,阎志建议,要注重国家公园社区的福祉保障,提升以社区为基础的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供给,促进国家公园社区可持续发展;推动特许经营制度建设,平衡生态保护要求和社会投融资积极性,提高国家公园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发挥公益组织作用,加大以全民公益性为导向的社会公共服务供给,推动国家公园成为国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福地。


关心土壤健康、陆上风电影响


土壤生态既关系粮食安全,又关系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在高速交通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汽车尾气等造成的高速路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影响了农作物的质量安全。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院长范国强今年就带来了一份关于高速公路周边土壤生态治理的提案。


范国强表示,高速公路沿线土壤重金属来源主要为道路交通污染,包括汽油燃烧、尾气排放、刹车片及轮胎磨损、路基风化等,这些过程会造成含有重金属微粒的释放,主要污染或超标的重金属包括铅、锌、镉等。同时,由道路交通引起的地面扬尘中重金属含量较高,随着大气沉降逐渐对高速公路周边土壤造成影响,进而对农作物造成污染。


范国强建议,对已受到污染的区域应尽快建立有效的防护措施来阻断新的污染来源及扩散。同时,要在高速公路周边进行土壤重金属的长期定点监测,为高速公路生态廊道建设提供科学数据。要开展高速公路沿线生态廊道关键技术研究,科学营造生态廊道防护林,以最大程度减少公路沿线土壤和农作物的污染,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陆上风电场的建设,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有重要意义。然而,全国人大代表洪杰所在团队对福建省15个不同陆上风电场进行了调研,发现陆上风电场在建设与运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和社区也带来了一定影响:风电场的植被恢复不足、水土流失,运营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未被及时清理,周围群众普遍反映存在较大噪声,征地补偿透明度不足等。


为此,洪杰建议,要在风电场施工过程中及竣工后尽快进行山体复绿,最大程度减少水土流失发生的可能;在对风电场进行竣工验收时,应加强对植被恢复情况的检查和监督力度等。


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建言献策


长期关注草原生态的全国政协委员、蒙草生态董事长王召明带来了草原碳汇的相关建议。王召明认为,中国草原面积广袤,草原固碳潜力巨大,但至今还没有像森林碳汇一样的相关标准,没办法核算和评估,草原碳汇价值因而底数不清。在王召明看来,草原碳汇不仅是一个生态概念,更是草原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草原碳汇作为重要的生态资产,无论对于国家还是牧民来说,都是一笔稳定而长期的收益,尤其对于草原生态保护区域来说,草原碳汇可以成为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


对此,王召明建议,建设国家草原碳汇标准体系,核算草原碳汇价值、支撑草原碳汇的开发和利用。具体而言,王召明建议建立草原碳汇教育培训和监测机构,让牧民了解草场的碳汇价值;使用草原低碳管理技术,提升草原碳汇总量;建立一支草原碳汇基金,支持草原碳汇经济发展;从“输血”到“造血”,实现草原碳汇补偿机制。


碳达峰、碳中和将带来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高校是教育领域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也是‘双碳’创新的最佳场景。”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建议,既要在高校组织科研力量攻克“双碳”科技难题,将“双碳”知识和理念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也要全面推进校园碳中和建设,把校园变成师生共同开展科技研发、技术孵化、协同育人的碳中和生活实验室,培育创新型碳中和人才。


王焰新认为,大力推动高校建设碳中和校园、培养创新型碳中和人才迫在眉睫。相比中小学,高校承担着更加复杂的科研和教育功能;不少高校历史悠久,建筑和仪器设备较陈旧,能耗较高,加上管理体制缺陷,折算下来碳排放量超过很多规上工业企业。高校是教育领域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同时,高校是“双碳”创新的最佳场景。高校汇聚了丰富的创新资源,也有着典型的城市社区节能降碳场景,人口密集、楼宇众多、设备多样,用电存在明显的波动性。以高校本身的运营管理节能降碳为问题导向,鼓励师生、企业协同创新,将大大推动“双碳”创新的孵化、应用和推广。


为此,王焰新建议,要求高校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同时,鼓励高校将碳中和校园建设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针对校园碳中和的实际难题构建跨学科师生团队,从立项设计到建设过程、资金和质量管理全过程育人;鼓励社会资本以“能源﹢碳资产合同管理”等形式参与到高校运营管理之中,支持高校、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社区围绕“双碳”主题构建发展联盟。


文章链接:

http://share.591adb.com/sharearticle/article/article_id/4131304/app_key/4d4a51c4445c24e032a09c163a2e4f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