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长江日报]武汉新增两院院士数量全国第四

在多个学部迎来突破

发表时间:2021-11-19作者:网站编辑:路明来源:长江日报 2021-11-19点击:

  11月18日,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全国新增两院院士149位,武汉地区共新增8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4位,包括武汉大学周翔、武汉大学宋保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谢树成、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刘买利;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4位,包括武汉理工大学傅正义、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高宗余、武汉纺织大学徐卫林、华中科技大学邬堂春。


  记者经梳理发现,此次增选院士人数武汉排在全国第四位。最多的是北京地区,在京单位至少有24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9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其次是南京地区共有14人当选,上海位列第三,共有11位当选。


  值得一提的是,武汉地区继续保持了在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地学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等领域的传统优势,还迎来了多个学部的突破。武汉纺织大学徐卫林成为武汉地区唯一一个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则新增武汉大学周翔和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刘买利两位院士。


  8位院士中最年长者62岁,最年轻者46岁。他们是武汉地区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以科技创新践行着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初心,担负起“四个面向”的历史责任。


  中国科学院院士


  重大疾病诊断技术取得国际影响力


  在现代生物学领域,核酸不仅是许多重大疾病发生的源头,更是许多重大疾病诊断的重要标志物和抗肿瘤靶向药物分子获取的靶标。周翔教授就是一位长期致力于核酸化学生物研究的科学家,他和团队利用化学合成,针对某些重大疾病核酸的靶标进行活性分子设计与合成,研究了化学分子探针对特殊核酸结构的识别,实现了非规则核酸分子的识别和调控,为开发核酸靶向药物分子和重大疾病诊断技术打开了大门,正是他们系统的、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创新性成果,推进了核酸化学生物学研究发展,在重大疾病诊断技术取得国际影响力。


  1986年和1989年,周翔院士在武汉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后于1996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6—2001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马里兰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年起任武汉大学教授。他以通讯或共同通讯作者在多个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260余篇。曾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两次,排名第一),以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二等奖,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曾任中国化学会化学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担任多个学术期刊编委。他的科学之路印证了他自己常说的一句话:“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会走出自己的路。”


  胆固醇的合成调控人


  为什么有些人因食用胆固醇高的食物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而有些人吃了却没事? 关键在于合成调控。宋保亮及其团队长期致力于胆固醇代谢研究,他们从人身上发现了一个新基因,该基因可以调控人胆固醇吸收,这一原创发现不仅阐明了小肠胆固醇吸收的分子途径,揭示了一条胆固醇合成调控通路,发现细胞内胆固醇运输的新途径与方式,而且为治疗高脂血症提供了新的药物研发靶点,为降脂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今年46岁的宋保亮是这次武汉地区新增院士中最年轻的一位。199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此后研究生5年,博士后4年,自2014年起任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院长至今,他的科研生涯从来没有离开过胆固醇课题。只要他在武汉,他一定是实验室去得最早和走得最晚的一个。作为胆固醇领域的主要引领者之一,宋保亮于2015年和2020年两度入选“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于2018年入选“国内十大医学研究”及“中国心血管领域十大影响力事件”,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创新奖、科学探索奖等荣誉。这么多年的研究心得,他归结为两条:一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研究;另外,要勇敢,要敢于去做自己没做过,甚至别人也没做过的实验。


  从地质时期微生物身上探究地球的过去


  陆地上,中国东部古代的降水量是如何变化的,它像现在一样经常出现南涝北旱吗? 海洋里,古代的动物为何会大规模地灭绝? 围绕地质时期微生物这一地质学难题,谢树成教授形成了从技术方法创新到理论认识突破再到新学科拓展的系统创新链。


  谢树成教授被《科学》期刊评述为“对理解过去和未来东亚夏季风作出了多方面的重要贡献”。


  谢树成对地质微生物脂类的仪器分析与数据表征方法进行创新,建立了示踪古气候古环境的一系列原创性地质微生物指标。在陆地上,他利用这些指标发现了中国东部800万年以来不同时间尺度的干湿古气候出现了三极模态的空间变化规律。


  在海洋里,谢树成教授发现了2.5亿年前最严重的动物大灭绝发生时一些地质微生物出现了两幕爆发事件。他通过地质微生物的创新性工作,带动地球生物学这一新交叉学科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中国因而被国际著名学者评价为“是发展地球生物学的一支国际领导力量”。


  此外,他完成的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在《自然》和《科学》上,他连续7年入选爱思唯尔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分别以第一和第二身份获得两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今年10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来技术学院及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谢树成作为导师代表寄语首批新生,勉励同学们要不断夯实学业基础、学好专业技术,将所学知识和国家重大科学难题相结合,为国家未来技术的发展作出贡献。


  为核磁共振分析确立了标准方法


  核磁共振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学、食品以及材料科学等,但也存在信号重叠、溶剂信号干扰等基础性问题。刘买利及其团队建立了被命名为W5的水的磁共振信号抑制方法,解决了比样品浓度高近10万倍的水的干扰问题,已被多家设备制造厂商作为核磁共振测试含水生物样品的标准方法列入使用手册;建立了基于弛豫和扩散参数加权原理分离大小生物分子核磁共振谱的方法,解决了生物样品谱峰重叠的难题,赋予核磁共振分离功能。


  他积极倡导并践行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参与了三种磁共振科学仪器的成功研制。其中300—500兆核磁共振谱仪的产业化实现了“国产高场NMR谱仪从无到有的突破”,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仪器获“医疗器械注册证”,并在抗击新冠肺炎中发挥了作用。


  刘买利,1996年于伦敦大学伯贝克(Birkbeck)学院获博士学位后毅然选择回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数十年来,他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SCI论文270余篇,其学术成果先后荣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等多项重要学术奖励,如其所言:“基础研究是孕育高技术的源头。基础研究、高技术研发、成果的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具有不同的规律和文化特征”,科研的重要责任便是“促进技术研发成果高效转化为产品,贡献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


  执着于“玩儿火”


  随处可见的火,在常人眼里都一样,但在傅正义眼里却有很大的不同。从1987年武汉工业大学(现武汉理工大学)工作至今,傅正义投入全部精力研究燃烧,无机原料的燃烧,陶瓷材料的燃烧,在研究了燃烧还原反应过程热动力学规律时,他发现了“第二类基本燃烧合成模式”“固-固燃烧反应模型”,为实现可控燃烧合成提供了理论支撑。


  在吃透理论的基础上,傅正义在国内率先开展自蔓延高温合成(SHS)和梯度功能材料等材料前沿领域的研究,主持研制了全过程计算机在线监控的自蔓延高温合成材料与研究系统、自蔓延高温合成快速加压密实材料制备系统,利用这些装置,他研发的高性能陶瓷与功能复合材料产品,在多个国家重大、重点工程中实现了工程化应用,为高性能陶瓷与功能复合材料科学与技术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傅正义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与教学奖励一等奖7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90余项。今年年初,他荣获2020年美国陶瓷学会“约翰·杰普森奖(John Jeppson Award)”,该奖项于1958年设立,每年奖励为陶瓷科学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1人,他是首位获奖的华人科学家。


  目前,他承担着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在内的多个前沿研究项目,力图在多级与多体功能复合新材料、材料过程仿生制备新技术的原始创新,结构/功能一体化陶瓷与复合材料的研发,新材料产品在高技术产业、现代工业和国防工业等领域的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和作出更大的贡献。


  设计中国第一座跨海大桥


  与桥为伴三十余载,在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多塔缆索承重桥梁、跨海大桥设计方面取得创新突破。中铁大桥院总工程师高宗余,长期坚守在桥梁科研、设计、施工一线,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50余座世界瞩目的超级工程成为他建桥生涯中的“勋章”。


  1998年设计的福州市青州闽江大桥,主跨达605米,在当时全球结合梁斜拉桥中位居第一,当时高宗余年仅34岁。从这个起点出发,2001年他设计中国第一座跨海大桥——东海大桥,开创了“预制、整体、工厂”的新型建桥法,大大提高建桥效率。


  高宗余常说,“创新的目的不是标新立异,而是不断进步。”


  随着中国高铁的迅猛发展,高宗余将精力投放到高铁大跨度桥梁上,“上面跑汽车,下面跑火车”的京广高铁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建成后,荣获第27届国际桥梁大会乔治·理查德森大奖(相当于桥梁“诺贝尔”奖)。


  长大跨海桥梁的建造,是本世纪我国桥梁科技进步的重要成就。作为我国首批跨海大桥的主要负责人之一,高宗余在这一技术领域作出突出贡献。东海大桥设计中,他首创主航道桥的箱形结合梁斜拉桥新结构;杭州湾大桥设计中,为非通航区桥梁设计了整孔箱梁预制吊装、先简支后连续的方案,确保大桥施工安全和建造效率。


  在月球上竖起首面国旗


  徐卫林是个不爱走寻常路的人,他的研究创下多项“世界第一”:开发出了国际上最轻薄的高档面料,建立了迄今唯一能够测试纤维制品两面动态导水性能差异的测试方法并获得了美国及中国发明专利。


  不仅在实验室,他的研究成果在外太空也看得到,他研制出高性能纤维纱线及其制品,利用该技术研制的“火星着陆巡视器耐高温弹性密封装置”解决了发动机喷火口处1500℃的高隔热、回弹和密封难题,为天问一号着陆过程“魔鬼9分钟”中的姿态调整提供保障。中国在太空恶劣环境中使用的第一面纺织品国旗——嫦娥五号月面国旗的成功展示,其技术支持也来源于徐卫林技术团队,该技术还转化运用到冬奥会服装生产中。


  徐卫林教授长期从事先进纺纱技术与纺织品领域的研究,围绕超高支纱、柔洁纱、特种纱、纱线差别化、纱线与制品检测等方面开展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徐卫林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纺大也成为湖北省第一个拥有自主培养院士的省属高校。徐卫林教授表示,将以此为激励和新的起点,继续钻研和拓新“现代纺织、超纺织、大纺织和未来纺织”,服务国家重大工程需求。


  为了人类健康,虽千万人吾往矣


  都知道空气污染危害人类健康,而邬堂春和他的团队则阐明了空气污染为什么和如何危害健康,正是由于他对于空气污染危害的特征、规律和作用机制的系统性、创新性研究,为我国、世界相关政策和卫生标准的修订或制订提供了科学依据。


  他的研究揭示并解答了矽尘暴露致肺癌和冠心病死亡增加的世界难题,促进了中美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重大修订,新标准的实施显著减少了尘肺、肺癌的发生,延长工人的预期寿命。


  针对全球30多亿人家用固体燃料致健康危害的难题,他对51万多居民进行多年随访研究,首次揭示了家用固体燃料烹饪、取暖产生的室内空气污染是居民过早死亡的重要病因,提出改用清洁能源是减少居民死亡的关键对策,有效通风可减少使用固体燃料和清洁能源烹饪者的死亡风险,改变了中国乃至世界的预防对策。


  面对新冠疫情,他领衔研判武汉新冠肺炎防控效果和疫情趋势,证实了联防联控、医疗卫生学科协同作战的巨大成效。


  邬堂春是我国职业卫生与环境卫生学领域首位国家杰青、长江学者,2014年邬堂春当选为国际细胞应激学会主席,这是该职位首次由发展中国家学者担任。他致力于解决的都是环境健康领域长期存在、尚未破解的重大科学难题,其研究成果无不印证了发现各种疾病的重大病因、减少健康危害,是预防医学的根本目标,而揭示引领世界的预防医学证据是中国作为科技强国的更高要求。他说,国家所需、预防所长,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科学研究要“展现出了‘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有先人之无畏,有战至终章之精神”。 (长江日报记者邓小龙 陈晓彤 谭芳 周劼 龚萍 通讯员谢小琴 郑婷 庞伟红 邓达 王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