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剑波在建设一线
人物名片
■姓名:徐剑波
■年龄:32岁
■专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土木工程专业
■毕业时间:2018年
■供职单位:中国一冶交通公司
“地下空间建设,是大城市未来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针对该项目,我们要设法克服各类技术难题。”近日,在武昌滨江核心区地下空间环路(二期)工程一标段,中国一冶交通公司副总工程师徐剑波谆谆告诫项目管理人员。
作为该公司引进的首个博士,徐剑波入职初就选择扎根最艰苦的一线工地,以实际行动让大家感受到他“能吃苦、有作为、担重任”的作风。
四年来,徐剑波从一名普通实习技术员做起,积累丰富的施工经验,如今已成长为公司产学研发展的牵头人。他常说:“追梦路上,苦累相伴。我会将自己的成长突破,与企业的发展牢牢结合在一起。”
刚入职就到最艰苦的项目历练
“去施工单位工作,首先得去一线工地。只有这样,你才能了解一个项目在实施中的全过程。”徐剑波告诉极目新闻记者。
2018年7月,徐剑波博士毕业后到公司报到当天,毅然前往公司最艰苦、最偏远的项目——贵州三荔高速公路项目。虽然,彼时他刚新婚不久。
部分同事起初对徐剑波的选择不太理解。徐剑波没有作声,只埋头学习、工作。他说:“少说多做,用时间证明一切。”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这是项目面临的自然条件,同时还存在交通不便、网络信号差等问题。扎根该项目期间,徐剑波主要参与了项目控制性工程——都柳江特大桥边跨合龙和中跨合龙专项施工方案和高墩柱滑模专项施工方案,还积极参与了项目技术创新工作,这些对项目关键节点的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出色的表现,让徐剑波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随后,他前往广东省肇庆市儿童公园项目担任施工经理。重任在肩,他一心扑在工地上。项目获评了肇庆市安全文明示范工地及肇庆市和广东省建设工程优质结构工程奖。同时,依托该项目,他申报了一项研发课题——《淤泥质土原位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申报3项发明专利,完成1篇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
助力武昌滨江核心区地下空间建设
武昌滨江核心区地下空间环路(二期)工程是武昌滨江区域地下空间开发的标志工程。在项目一标,两个工区作业正有序推进。这一项目,徐剑波参与了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方案的审核,及项目研发课题的拟定和实施性建议。
该项目面临的施工难度大。目前,徐剑波基于该项目,拟与母校合作,聚焦地下工程方向,着力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些技术难题,如涌水、岩溶问题等,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泥浆等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
如今,徐剑波已是中国一冶交通公司副总工程师,负责公司技术创新方面工作。今年以来,他牵头与河海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紧密结合公司主业方向,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与交流。
徐剑波介绍,公司与河海大学依托广东中山黑臭水体治理工程联合开发的产学研合作项目,目前已进入合同签订阶段,后期将围绕该课题进行联合攻关。
半年来,徐剑波还以做好高水平课题研究为工作重心,在水环境治理和新材料研制方面,先后展开了省部级课题申报。目前他牵头申报并获得中冶集团重大研发项目《城市黑臭水体长效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立项,还联合武汉大学申报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多源地质聚合物高效制备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目前已正式立项。
中国一冶交通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对引进博士极为重视。徐剑波入职后,公司给予了他享受副处级待遇的条件,悉心培养帮助,让他的智慧能力得到充分展现,为企业发展添砖加瓦。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黎先才 通讯员 夏泉哲 杨爱国)
上一篇: [仙桃日报]战疫母子兵
下一篇: [人民政协报]自强则立,无我则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