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排行
专题报道
地大影音

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长江日报]捍卫国家安全 应对风险挑战

发表时间:2020-09-18作者:网站编辑:路明来源:长江日报 2020-09-18点击: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共19个专题,其中第八个专题《增强忧患意识,防范化解风险挑战》,收集了2018—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的三篇重要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中提出的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思想观点,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时代捍卫国家安全,应对风险挑战,开展伟大斗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遵循。


  国家安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保证


  国家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权与主权、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其他重大利益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国家安全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以及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国家安全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我国之所以能够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是因为国家安全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历史已经证明,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既要善于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又要善于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的有机统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人民的安居乐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捍卫国家安全,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善于应对风险挑战


  20世纪末以来,我国面临的重大风险挑战日益剧增。有来自于国内,也有来自于国际,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18年开始延续至今的中美贸易争端;有来自于人类社会,也有来自于自然界,如1998年的洪灾、2008年的汶川地震;有来自于经济领域,也有来自于公共安全领域,如2003年非典。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难度增大。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若处理不好,就有发生“黑天鹅”与“灰犀牛”事件的风险。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面临对外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明显增加。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 他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应对风险挑战,必须坚持制度优势,发扬斗争精神


  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无处不有,无时不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中国共产党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和壮大的。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格,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底色。过去,我们之所以能够抵御一次又一次的风险挑战,是因为坚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冬末春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其破坏力和影响力可谓百年一遇。防控疫情是一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严峻斗争。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中国共产党发扬斗争精神,以坚定的决心、果敢的勇气,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有效阻止病毒的传播,取得了抗击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见证和检验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显著优势,见证和检验了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也见证和检验了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的显著优势。当然,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也暴露了我们在体制机制上的短板、应对风险挑战上的弱项。今后,我们要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尽快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并善于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应对风险挑战,还必须发扬斗争精神。首先,我们必须重视风险挑战,敢于斗争,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凡是”原则,敢于亮剑;要对各种错误思想、言论和行为,敢于理直气壮地作斗争。其次,我们要讲求斗争艺术,善于斗争。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新时代的新形势,站在哲学的高度,提出在各种重大斗争中要“坚持增强忧患意识和保持战略定力相统一、坚持战略判断和战术决断相统一、坚持斗争过程和斗争实效相统一”,做到有理有利有节。既能应对“黑天鹅”事件,也能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能防范风险,又能化解风险;既能化解危机,又能转危为机。在各种重大斗争中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高翔莲)[作者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