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长期以来形成了“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把实践作为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2020年暑假,学校统筹协调、周密部署,组织200多名教师,陆续带领2000余名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学生,分批次到秭归产学研基地开展实践教学。
“实践育人的优良传统我们绝不能丢”
从2月10日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全面开展线上教学,1290名教师参加网上授课,开设在线教学课程5512门次,实现了“停课不停学”。“那么在疫情还没有完全消失的情况下,学生暑期还要不要到野外实习?”3月份起,学校党委、行政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随着全国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开展暑期野外实习成为了可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说:“我们首先要把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同时实践育人的优良传统我们绝不能丢,要在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做好实践教学工作。”5月初学校制定了《2020年暑期实习工作疫情防控方案》,并根据疫情解除、疫情持续、疫情恶化三种形势准备了三套实习预案。
往年学校会在周口店、北戴河和秭归三个野外教学实习基地同步开展实践教学,今年只能紧急启动第二套实习预案,以秭归产学研基地为主体开展暑期野外实习。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师在秭归开展集体备课。饶炜龙摄
实习地点和时间都进行了调整,但教学目标和要求不能降低。6月20日,学校首批组织6个学院20余名经验丰富的教师赴秭归开展集体备课,帮助所有实习教师全面熟悉秭归的基础地质线路,挖掘更丰富的实习资源。
“88800只口罩,1004支体温计,878件安全服,200个安全帽……”学校召开暑期实习工作动员大会,明确各单位责任分工,协调防疫部门彻底消杀,统计学生行程信息做好接站,充分准备实习和防疫物资……很多同学见到半年未见的老师,感动地流下了眼泪。
“野外实践教学是言传身教的最好机会”
全国政协委员童金南教授在野外授课。戴薇摄
“我鼓励学生参加野外工作。野外是天然的第一实验室,搞地质研究不到野外,怎么能找到科学的证据?”全国政协委员、地球科学学院童金南教授说。他每年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在野外,从指导教师备课到带领学生实习,每个环节他都“在场”,每个教学点他都会让学生充分观察,再结合学生的观察进行讲解。
资源学院院长李建威教授长期工作在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第一线。今年暑期,他主动承担资源勘查工程(基地班)的实践教学工作,每天近10小时的野外实习,指导学生进行野外地质现象观察、测量和采样,帮助同学们掌握野外工作方法,提升独立工作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
长阳路线是构造的专属路线,到达地点后,地球科学学院院长章军锋教授简要讲解区域整体构造概况后,让同学们先观察,再让学生主讲所思所见。他活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结合各组观察的内容,测量的数据,一步步引导大家分析观察到的构造现象和背后的知识点。
地球科学学院王国庆副教授是周口店实践教学团队的队长,也是第一阶段实习的主要负责人。面对疫情防控和教学效果的双重压力,他一边带领各学院实习队长集体备课,一边召集实习安全工作小组开会。他说,在野外我们总是想让同学们再多学一点,每个教学点都讲仔细一点,留下充分的时间让同学们观察和思考。
“我们要更加主动参与美丽中国建设”
“地理学是否需要地质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的王诗琳同学找到了答案:通过观察地质现象,用区域填图来了解水平面上的空间展布,我发现一切地理信息的解读和数据表达,都是建立在正确合理的地球科学观念之上的。
同学们观察野外地质现象并记录野簿。黄志炜摄
环境学院的崔宸铭同学今年暑期在广东韶关丹霞山实习。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考察了凡口国家矿山博物馆,参观了尾矿库的生态修复工程,了解了矿坑废水的处理工艺。“通过实习我学会了水质、土壤的取样方法,也更加坚定了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念。”
海洋学院的王贲同学实习结束后写下了这样的感悟:野外实践教学中,老师们结合专业特色融入海洋相关教学内容,为我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地质学基础,我们将立志为海洋强国事业而发奋学习。
地球科学学院的刘学易同学说,我们在山川河流中“乘风破浪”,也收获了面对人生艰难困苦的勇气和奋斗豪情。今天的实习将会为我们参与服务美丽中国、宜居地球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据悉,7名国际学生也参加了今年暑期的野外实习。“白天跑野外,晚上听报告、看慕课,我们忙翻了。尤其难得的是,我们不但能在野外实践中锤炼专业本领,而且还能感受东方山川诉说地球在这里发生过的动人故事。”来自约旦的哈西姆说。(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夏静、张锐通讯员章帆、魏海勇)